下图中A~E是从几种生物细胞中分离出来的5种细胞器,图①②③是三种有机物结构示意图,图②中的甲表示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其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乙表示其部分肽链放大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字母,横线上填细胞器的名字):
(1)从细胞中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先将细胞膜破坏后,获得各种细胞器和细胞中其他物质组成的匀浆,再用 的方法获得各种细胞器。
(2)图①所示的物质存在于 [ ]________中,该物质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关。
(3)若图③为脱氧核苷酸链,则从碱基组成上看,还应有的碱基是 ,该物质可存在于上图中[ ]________和[ ]________中。
(4)图②乙中,①的名称是 ,写出③⑤⑦处肽键的结构式 。
(5)图②乙所示的一段肽链由 种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
下图为甲状腺激素作用机制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甲状腺激素与氨基酸类似,它进入细胞的方式是。其受体位于,形成激素受体复合体后,诱导基因的过程。
(2)mRNA通过(填结构名称)出细胞核。(e)过程在遗传学上表示,该过程除需图中的结构或物质外,未表明的是。
(3)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
(4)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反过来会抑制的分泌活动。
(5)验证甲状腺激素促进蝌蚪发育的实验中需设置的条件对照是。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的问题
A、图1为中枢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方式,图2是图1中A结构的放大图。
|
回答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问题
Ⅰ乙图为利用甲图实验装置测得A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气体体积变化曲线图:
1.影响图乙中a曲线P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
2.如甲图所示,标记实验开始时毛细刻度管中的液滴所在的位置。实验时,当光照强度由0渐变为2千勒克司时,液滴所在位置应在实验初始标记位置的__________。
3.在图乙中,光照强度为8千勒克司时,植物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为________毫升(假设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温度不变)。图丙中细胞呼吸的有关曲线需在_________条件下测得。
4.请在答题纸上绘出无氧呼吸CO2的释放量与O2浓度的关系图。
5.下图是新鲜绿叶测得的24h内CO2浓度变化曲线。图中b-c段CO2浓度升高缓慢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c-d段CO2浓度急剧下降是因为 __________。若d点时打开培养瓶塞,叶片的光合速率将_______。
Ⅱ.不同生态环境对植物光合速率会产生影响。某课题组测定A(平原)、B(山区)两地银杏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测定结果见下表。(植物中叶绿素通常和蛋白质结合成为结合型叶绿素。在某些环境因素影影响下,部分结合型叶绿素与蛋白质分离,成为游离型叶绿素。)
6.请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完成总叶绿素含量与采样日期关系的二维曲线图。
7.从表中数据分析,导致银杏叶片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为提取银杏叶片中的叶绿素,研磨前在研钵中除加入剪碎的叶片外,还应加入。经快速研磨、过滤,将滤液收集到试管中,塞上橡皮塞;将试管置于适当的光照下2-3min后,试管内的氧含量。
8.下图a、b是7月1日和10月1日B地银杏叶绿体亚显微结构典型照片,推测
(填字母)是10月1日的叶绿体照片,理由是。
(四)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光照下吸收CO2(mg/h) |
1.00 |
1.75 |
2.50 |
3.15 |
3.75 |
3.5 |
3.00 |
黑暗中释放CO2(mg/h) |
0.50 |
0.75 |
1.25 |
1.75 |
2.25 |
3.00 |
3.50 |
1.昼夜不停地给予光照,温度在35℃时,该植物(有/无)有机物积累,原因。昼夜不停地光照下,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
2.若光照12 h,其余时间为黑暗,温度均保持在30℃,则该植物一天内积累有机物的量为mg。(保留两位小数)
3.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绘出光合作用消耗CO2总量与温度之间关系的曲线。
(2)上图中曲线的含义是:。
4.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光合作用阶段中
(物质)的作用而达到的。
5.将一株植物置于密闭容器中,在暗处1小时,测得容器内CO2增加了22.4mL,而在光照充足条件下,1小时测得CO2减少了56mL(假定温度是恒定的,光照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忽略不计,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测得)。该植物在光照1小时中合成葡萄糖的量为mg。
回答有关多糖、蛋白质和脂肪相互转化的问题。
下图为生物体内营养物质转变示意图,其中①—⑤表示过程,A—C表示物质,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物质A___________;物质B____________;物质C___________。
2.过程⑤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中,分解产生的二碳化合物进入_____________循环,彻底氧化放出大量的能量。
3.就反应类型来说,①和②均属于___________反应,但两者有所不同,描述两者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体内三大营养物质可以相互转变,那么人体每天是否可以少摄入或不摄入蛋白质?____请作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