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瑞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时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 断开 .
(2)瑞瑞同学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测出了L1两端电压.在测量L2两端电压时,为节省时间,他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
点上.则他 不能 (能/不能)测出L2两端的电压,原因是 电压表指针会反向偏转 .
(3)方法改进后,所测ab、bc、ac间的电压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在测量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分析瑞瑞同学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 等于 (等于/不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 Uab/V |
Ubc/V |
Uac/V |
| 2.4 |
1.4 |
3.75 |
(4)这个实验在设计方案上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实验次数太少,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
(5)瑞瑞同学在实验时还发现闭合开关后灯L2较亮,灯L1较暗,他认为是“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经过L2、L1,电流逐渐变小,所以L2较亮”.请你利用图中的L1、L2、电源、开关、导线在虚线框内设计一个电路,探究说明瑞瑞的说法是否正确.
在“探究固体熔化的实验”中,(1)把装着海波的试管放在烧杯的水中加热,而不是直接用火加热试管,是为了使海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表是一位同学探究某固体熔化,测量的数据和观察的现象,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熔化用了_________分钟。
(3)在方格纸上画出熔化的图象。3分
|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温度/℃ |
72 |
74 |
76 |
77 |
78 |
79 |
80 |
80 |
80 |
80 |
81 |
82 |
83 |
| 状态 |
固态 |
固液共存 |
液态 |

4、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4分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在烧杯上盖上硬纸片,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当水沸腾时,看到水中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形成大量的______,_____,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某同学通过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可见水的沸点是_______℃。当水沸腾后若用猛火继续加热烧杯中的水,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____(“升高”、“降低”、“不变”)555555555
|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10 |
| 温度(℃) |
80 |
85 |
89 |
94 |
98 |
98 |
98 |
…..98 |
在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正确的方法是(1)温度计的________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壁,(2)要稍候一会儿,再读数.(3)读数时玻璃泡________(可以,不可以)离开液体,视线与温度计__________.如图甲、乙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小林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额定电压是2.5V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值,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 UAB/V |
UBC/V |
UAC/V |
| 2.4 |
1.4 |
3.75 |

(1)闭合开关之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应位于端(选填“左”或“右”)。
(2)小林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滑动到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应向边滑动(选填“左”或“右”)。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是A,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值是Ω。
冬冬在做“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了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1)请按照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2)实验过程中:A.先将R用5Ω的电阻接人电路中进行实验,读取对应的电流值;
B.再将10Ω的电阻替换5Ω的电阻接人电路中进行实验,此时应将滑动变阻器应向______(左或右)滑动,保持R两端电压为.读取与该电阻对应的电流值;
(3)上表中冬冬测得的三组数据,据此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中测量了多组数据,爱思考的冬冬想到:在许多实验中都需要进行多次测量,有的是为了从不同情况中找到普遍规律,有的是为了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你认为下列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与本实验相同的是___________ (填序号)。
①测量物体的长度; ②用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③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