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同学在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时,器材齐全、完好;他发现手电筒的小灯泡上标有“3.8V”的字样,但上面的电流值己经模糊不清;滑动变阻器标有“l0W 1A"字样。他想通过实验测量该灯泡的额定功率,图甲是他所连的实验电路。
(1)他至少要使用__________节新干电池串联组成电源才可能完成实验。
(2)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未完成的电路,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补画完整。
(3)实验时,小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的示数为3.8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该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__________A,额定功率为________W,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至少为____W
(4) 小丽在正确连接电路后,在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的过程中,小灯泡灯丝突然烧断了,她立即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其中___________表有示数,____________表指针几乎不动。
在探究“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的实验中,小明提出了“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他物体的作用,会一直运动下去吗?”的间题。如图所示,他让一小球自斜面顶端同一高度从静止开始滑下,并逐渐减小水平木板表面的粗糙程度,然后测量小球的运动距离。
(1)实验时小球每次都自斜面顶端一同高度从静止开始下滑,是为了让小球在水平木板表面开始运动的_____相同。
(2)由图示可知,小球在很光滑的木板上前进的距离最_________,这说明平面越光滑,小球受到的阻力越________。
(3)根据这个实验推理:假如平面足够光滑(即小车不受任何阻力作用),那么小车将一直保持_________
小明骑自行车上学途中,要经过一段上坡路.他思考: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他发现车子的初始速度越大,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就越长。这是因为车子的初始速度越大,它的初始动能也越大,上坡过程中___________能增加的就越大。
(2)他进而又提出两个猜想:
猜想一: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
猜想二: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斜坡的倾角大小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一,他将与水平面平滑连接的长木板以一定的倾角θ固定,如图甲所示。实验时为了让不同质量的小木块以相同的初始速度滑上长木板,请你在甲图中的虚线框内为小明设计一实验装置,并说明使用该装置进行实验时的操作要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发现当不同质量的木块以相同初始速度滑上长木板时,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均相同。这说明猜想一是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在验证猜想二的实验中,小明让一木块以相同的初始速度分别滑上不同倾角的长木板,测得的数据记录如下表:
次数 |
1 |
2 |
3 |
4 |
5 |
木板倾角θ |
10° |
30° |
53° |
75° |
85° |
向上滑行的 最大距离s/m |
0.50 |
0.40 |
0.36 |
0.39 |
0.43 |
根据表中数据,请在图乙中描点作出s—θ图象.由图象可知木块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s与倾角θ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需要的有: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一只,新干电池两节,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和开关各一只,导线若干。实验电路及实物连接图如下图甲、乙所示。
(1)图乙已连接了部分电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电路图将未连接的电路完整。
(2)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P放在变阻器的端。(选填“左”或“右”)
(3)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当电压表示数为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该电流是A,该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
(4)完成上述实验后,继续测量并描绘出小灯泡的电流随其电压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丁所示,由图像可知,当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1A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是______Ω。
(5)若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灯泡两端电压表示数始终为3V,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电表完好,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如图所示,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请指出他们在实验中的错误之处:。
(2)为了节约能源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写出两种):
、。
(3)如下表是本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温度记录。则该地水的沸点为℃,当地的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