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骑自行车上学途中,要经过一段上坡路.他思考: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⑴他发现车子的初始速度越大,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就越长。这是因为车子的初始速度越大,它的初始动能也越大,上坡过程中增加的___________就越大。
⑵他进而又提出两个猜想:
猜想一: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
猜想二: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斜坡的倾角大小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一,他将与水平面平滑连接的长木板以一定的倾角θ固定,如图甲所示。实验时为了让不同质量的小木块以相同的初始速度滑上长木板,请你在甲图中的虚线框内为小明设计一实验装置,并说明使用该装置进行实验时的操作要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发现当不同质量的木块以相同初始速度滑上长木板时,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均相同。这说明猜想一是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在验证猜想二的实验中,小明让一木块以相同的初始速度分别滑上不同倾角的长木板,测得的数据记录如下表:
次数 |
1 |
2 |
3 |
4 |
5 |
木板倾角θ |
10° |
30° |
53° |
75° |
85° |
向上滑行的 最大距离s/m |
0.50 |
0.40 |
0.36 |
0.39 |
0.43 |
根据表中数据,请在图乙中描点作出s—θ图象.由图象可知木块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s与倾角θ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9℃时,小刚开始计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然后,小刚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由图像可以看出,把水从91℃加热到刚开始沸腾所需时间为________ min。
(2)根据图像可以推断,如果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继续对水加热1min,则水的温度是______℃
(3)根据沸点可知此地区的大气压______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或低于或等于”)
在图中,根据电源的正负极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S极。
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固态物质做实验,且甲、乙都是长方体形状。实验时,分别测出它们的体积和质量,记录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
(3)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初步结论是:
(a)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进一步研究,他们又通过加热方式使甲、乙物质都变为液态,再分别测出它们的体积和质量,记录数据如表三、表四所示。
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三(或表二和表四)的数据及实验现象,可初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图(a)所示电路,闭合电键前应该将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最________端(选填“左”、“右”)。
|
(2)实验所用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2A”字样,电源电压为6伏且不变,所有元件均完好。闭合电键,在移动滑片的过程中,发现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为0.2安—0.58安,根据这一信息,可以测出的电阻值分别为________欧和________欧。
(3)移动变阻器滑片p至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b)、(c)所示,则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_欧。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连接电路时电流表应________电路中,在检查电路是否正确连接时电键应处于________状态,实验时除了要测出电流外,还应观察和记录________表的示数,实验中通过改变________的方法,获得多组实验数据,进而分析归纳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