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小明观察到某同学测水温的操作如图甲所示,小明指出他在使用温度计时存在两个问题:(a)                (b)                        
(2)实验中同学们观察到图乙中a、b两种情景,其中图   是水在沸腾时气泡变化的情景.
(3)小明在水温升高到90°C时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在第2min记录数据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请将读数填在表内的空格处.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C
90
92
 
96
98
99
99
99

(4)请你帮助小明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丁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5)从图象中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       ℃,水在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是 温度保持不变 
(6)小明实验结束后发现有些实验小组的水还没有加热至沸腾,请你说出两条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①            ;②                 
(7)端午节煮粽子时,水烧开后小李认为要继续旺火加热,能先将粽子煮熟;小明则认为要改用小火加热,两种方法能同时将粽子煮熟.你认为谁的想法更合理?           .请写出理由: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如毛巾、棉布、木板等),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三次实验现象如下图所示,比较小车沿水平面运动的距离。


请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后回答:
(1)为了得到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应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即小车应从斜面上的_________处释放。
(2)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最大的是第-_____次,这说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_________有关。
(3)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摩擦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_运动。

探究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小明通过前面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图A甲),看到手指____的像;然后再用它观察远处的房屋(图A乙),看到房屋___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他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进行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____有关。
设计并进行实验

小明在图B所示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蹬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右表所示,

物体到凸
透镜的距
离/ClTii
光屏上像
到凸透镜
的距离,cn1
光羼上

的大小
40
13.5
缩小
30
15
缩小
20
20
等大
15
30
放大
10
光屏上没有像
8
光羼上没有像


结论与应用
(1)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____,同时发现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越_____.
(2)小明班照毕业照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摄影师应使照相机____同学(选填“靠近”或“远离”),同时还应一照相机的暗箱长度(选填“增长”、“缩短”或“不改变”)。

如图7所示,两个形状相同,但粗细不同(乙能够放入甲中),两端开口下面扎着橡皮膜的圆筒,筒中装有相同体积的同一种液体。

(1)从图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用图中器材及水(足够多)验证“同一深度,水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如何操作?说明你的做法及判断的理由(或现象)。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的理由(或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6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若干操作,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深度的关系,应选用的操作是__________(填序号)。


(2)若选用的操作是②④⑥,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的关系。
(3)若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应选用的操作是_______(填序号)。

在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的实验中,图5甲、乙、丙分别是三个不同的实验小组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情景,指出图中违反实验操作规则和实验不规范之处.


(1)图5甲是1组同学用已调好的天平测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时的操作情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5乙是2组同学用已调好的天平测石块质量时的操作情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5丙是3组同学实验结束离开实验室后留下的情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