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两种单细胞伞藻的幼体相互嫁接的实验示意图。
(1)上述实验的大体过程是:①将甲种伞藻的部分 嫁接到乙种伞藻的 上。②将乙种伞藻的部分 嫁接到甲种伞藻的 上。
(2)该实验的结果是:① ;② 。
(3)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分)根据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回答:
(1)该结构式中表示氨基的是 (填写序号),表示羧基的是 (填写序号),共有 个氨基, 个羧基。
(2)该化合物由 个氨基酸失去 个水分子而形成,这种反应叫做 。
(3)该化合物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是由 决定的,其编号是 。
(4)该化合物称为 ,含 个肽键,编号是 。
(22分)分析回答下面Ⅰ、Ⅱ两题:
Ⅰ.某同学做了一个用以测定光照强度与生态系统稳定性关系的实验。将若干小球藻、水草及小鱼各一份(完全相同)放入甲、乙两个等同的盛有河水的玻璃缸内,使之处于气密状态,对乙缸进行遮光处理。实验处在一定适宜温度的暗室中,并从距玻璃缸0.3m处用不同功率的灯泡分别给予光照1h。期间用仪器记录了容器内氧气浓度的变化(浓度单位是g/m3),结果如下表。
15W |
20W |
25W |
30W |
35W |
40W |
45W |
|
甲缸 |
-6 |
-4 |
-2 |
0 |
+2 |
+5 |
+10 |
乙缸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实验中乙生态缸是用来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生态缸在光照25W时产生的氧气量____________g/m3。
(3)光照强度至少大于_______W时才能维持甲缸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Ⅱ.果蝇(2N=8)常常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
(1)欲测定果蝇基因组的DNA序列,应测_____________条染色体上的DNA。
(2)实验室某一个小组发现了1只灰体残翅雌果蝇(未交配过),另一小组发现了1只黑体长翅雄果蝇。两个小组将这2只果蝇进行下述实验:a. 把灰体残翅雌果蝇和黑体长翅雄果蝇放入同一容器中培养,使其交配并产生足够的后代F1。b. F1成熟后观察雌雄果蝇的性状,发现全是灰体长翅。c. Fl雌雄果蝇相互交配产生F2,观察其性状并记录结果。d. 统计分析F2的各种表现型及其比例。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①从Fl所表现出的性状推断长翅与残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细胞质/细胞核)遗传。
②若已知控制黑体、灰体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中,能否通过预测F2黑体、灰体的性状表现来推断控制黑体、灰体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请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已知果蝇中,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在体色和眼色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正交与反交产生子代结果不一致的亲本组合性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④控制果蝇体色的基因与固氮基因相比,其基因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基因突变大多数对生物有害,甚至导致死亡。在做果蝇实验时发现1只突变型(单基因突变)的雌蝇与1只野生型的雄蝇交配,F1中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2:1,且雌雄个体之比也为2∶1。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分析回答下面Ⅰ、Ⅱ两题:
Ⅰ.下图是氮在自然界中和生物体内转化过程的部分过程示意图。
(1)能够完成图中②过程并且还要分泌生长素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
(2)自然界中将NH3转化成NO3-的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氨基酸中,人体内不能通过⑥过程来合成的是_________。
A.丙氨酸 B.甘氨酸 C.赖氨酸 D.谷氨酸
(4)如果为了预防禽流感,对鸡注射了禽流感疫苗,并同时连续饲喂用15N标记的氨基酸若干天,几天后,检测其血清成分中15N有明显增高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Ⅱ.右图为下丘脑对人体部分生理活动调节的示意图,图中英文字母表示激素,甲、乙、丙、丁表示内分泌腺,数字表示部分生理活动,其中,激素C的分泌受H的调控影响。虚线部分表示神经调控。
(1)图中与激素A协同作用升高血糖浓度的激素是_________(填英文字母)
(2)从图中的调控关系判断,丙可能是_______。
(3)F物质只能作为丁的信号,与丁细胞膜上具有特定的____________(物质)有关。
(4)当受到寒冷刺激时,除了图中所示的腺体的生理活动发生改变外,采用物理方式调节体温的四种效应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验证胰岛素能促进葡萄糖进入动物细胞,请完成下列实验设计的第二步和第三步,并作出实验结果预期及结论。
第一步:取两个已灭菌的培养瓶编号为A、B,分别装入等量的已灭菌且含14C标记的葡萄糖的动物细胞培养液。将小白鼠的胚胎用剪刀剪碎,然后用胰蛋白酶处理,再用生理盐水洗去胰蛋白酶制成单个分散的细胞,分成两等份,分别加入到A、B两个培养瓶中待用。
第二步:A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中加入与A等量的生理盐水。
第三步:将A、B两个培养瓶振荡摇匀后,一起放入适宜温度的恒温箱中培养一定的时间。
第四步:取出A、B两个培养瓶,用离心装置分别离心,收集上清液,然后用检测放射性同位素的仪器检测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
实验结果预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下图是细胞膜结构图,下表是海水和某海洋植物细胞液的离子浓度对照
表(mol/L)。根据图和表的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被测物质 |
钾离子 |
氯离子 |
海水 |
0.01 |
0.50 |
细胞液 |
0.59 |
0.04 |
(1)图中1是____________,2是____________,3是____________。
(2)图中1在细胞膜中作为____________,图中2在钾离子、氯离子通过该植物
细胞膜时起__________作用。
(3)从表中数据可知,植物细胞从海水中吸收__________离子并向海水排出_____
离子。由此可见,植物细胞膜对离子的通过具有__________性。
(4)钾离子和氯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____________,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我国中科院上海生化所于1982年5月合成了一种具有镇痛作用而又不会像吗啡那样使病人上瘾的药物——脑啡肽,下面是它的结构简式。
请根据此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回答:
(1)该化合物有__________个氨基和__________个羧基。
(2)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__个氨基酸失去__________分子水而形成的,这样的
反应叫作___________。
(3)该化合物叫__________肽,各个氨基酸之间以连接,这种化学连接
的结构可以简写成。
(4)该化合物有__________种氨基酸构成,造成氨基酸种类不同的原因是
__________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