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三大产业的比重发生了很大变化。
| |
1990年 |
2000年 |
2010年 |
| 第一产业 |
27.1% |
15.1% |
10.2% |
| 第二产业 |
41.3% |
45.9% |
46.8% |
| 第三产业 |
31.6% |
39.0% |
43.0% |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可以推论出我国
A. 农业总产值逐渐减少
B. 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渐提高
C. 劳动者对服务业技能培训的需求上升
D. 劳务消费在居民消费中所占比重逐步增加
2006年6月,国际数学界上百年的重大难题——庞加莱猜想,近日被中山大学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数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曹怀东彻底证明。这在哲学上体现了
| A.任何量的积累必然引起质变 |
| B.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的重要条件 |
| C.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但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
| D.人们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最终达到终极真理 |
费尔巴哈机智地反驳英国大主教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时说:“如果小猫看老鼠只存在于小猫的眼睛中,如果老鼠是小猫视神经的感觉,那么小猫为什么用它的爪子去抓老鼠而不去抓自己的眼睛呢?”“这是因为小猫不愿意为了爱唯心主义者而自己挨饿,在它看来,对唯心主义者的爱只是痛苦。”费尔巴哈的话巧妙地阐明的哲理是
| A.自然界的事物都是运动的、变化的 | B.意识只是物质的反映,而不是物质本身 |
| C.意识只能机械地反映事物的现象 | D.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内容是客观的 |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密切联系、不可以分割的,这是因为
| A.它们从不同侧面说明了世界的物质性 |
| B.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
| C.客观世界本身既是物质的,又是按自身规律变化发展的 |
| D.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都是不存在的 |
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说“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下列对两人观点看法正确的是:
| A.两人都肯定了运动的绝对性 | B.两人都否认了相对静止的存在 |
| C.前者既肯定了运动的绝对性,又不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因而是正确的 | |
| D.后者否认了运动的无条件性,否认了相对静止的存在,因而是错误的 |
在当前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竞争力己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备受世界各国关注。要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我们应该
| A.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
|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和科技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
| C.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自带动战略 |
| 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