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现有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检查B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      ,向长颈漏斗中加适量的水,若观察到长颈漏斗末端出现稳定的水柱,则装置不漏气;
(3)实验室制取H2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发生装置为      
(4)实验发现:用40%的硫酸制取H2效果最好。现欲配制30mL 40%(密度为1.30g·mL—1)的硫酸,需要98%(密度为1.84g·mL—1)的浓硫酸      mL(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需要水      mL(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量取浓硫酸时,若仰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所配硫酸的质量分数      40%(填“>”或“=”或“<”),配制过程不需要的仪器是      

A.托盘天平 B.量筒 C.烧杯 D.玻璃棒 E.胶头滴管 F.铁架台

(5)实验室制取H2时,在硫酸溶液中滴入饱和CuSO4溶液会影响反应速率。右图是滴入饱和CuSO4溶液体积(X)与反应速率(Y)的关系图,请回答:

①滴入CuSO4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a点过后,反应速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气体的干燥(除水)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冬天,小方陪妈妈去医院打点滴,发现护士往输液管上放了一个纸包(如图所示),经询问得知它可以温暖输入人体中的液体。小方对包里的东西能产生热量感到很神奇,于是,他向护士要了一只用过的纸包,带回来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包里是什么物质。
他剪开纸包,发现里面是一些黑色粉末和暗红色粉末。
【提出猜想】纸包里的物质可能是炭粉、铁粉、氧化铁、氧化亚铁中某几种物质的混合物。
【查阅资料】氧化亚铁是一种黑色粉末,不溶于水。在空气中稍受热即被迅速氧化成四氧化三铁,铁的氧化物中只有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四氧化三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铁和水。
【初步结论】根据资料知识,你认为纸包中的黑色粉末除了猜想物质以外,还可能含有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将磁铁靠近粉末
黑色粉末部分被吸引,暗红色粉末不被吸引

取少量粉末加入足量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底部有黑色不溶物

【得出结论】⑴该粉末中一定含有
⑵实验②中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纸包为什么会放热。
【查阅资料】铁粉在空气中会发生缓慢氧化而放出热量,转化成氧化铁。
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你若能正确完成下面的相关内容将奖励4分。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在上面的实验中还不能得出纸包中一定含有四氧化三铁。请你继续完成以下实验内容: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纸包中含有四氧化三铁。

我校实验室有一瓶保管不当的试剂,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钠”和“10%”字样(如图所示)。已知它是初中化学常用的试剂。小强和小华同学很感兴趣,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可能是什么溶液呢?
【交流讨论】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下列三类物质中的  (填序号)。
A、酸 B、碱 C、盐
【查阅资料】 Ⅰ、初中化学常见的含钠化合物有NaCl、NaOH、Na2CO3、NaHCO3
Ⅱ、测定室温(20℃)时,四种物质的溶解度的数据如下:

物质
NaCl
NaOH
Na2CO3
NaHCO3
溶解度/g
36
109
21.5
9.6

【得出结论】小华根据试剂瓶标注的溶质质量分数10%和上表中的溶解度的数据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做出猜想】①可能是NaOH溶液;②可能是溶液;③可能是NaCl溶液。
【设计并实验】 (1)小强取样品少量,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液体变红色他认为猜想①正确,他的判断是否合理,原因是
(2)小华为了检验该溶液到底是什么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取样品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他得出猜想②正确。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下图是实验探究氢气与氧气混合点燃发生爆炸的条件:

⑴乙装置中对试管加热的仪器名称是;在实验室中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利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可以利用下列
(选填“甲”或“乙”)作为发生装置。
⑵利用丙装置可将氢气、氧气收集并混合起来。某次实验的操作过程如下:先将瓶子装满水,打开a、b,从右边导管通入氢气至水面降至400mL,水从左边导管流出(如图),然后继续从右边导管通入氧气至液面降到100mL,关闭b。此时瓶中收集到的混合气体中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打开b,再从左边导管向瓶中加水,使混合气体全部排出,并用一次性保鲜袋收集,直接点燃保鲜袋内的混合气体。实验共四次,实验数据及现象记录如下表,请将表中漏填的数据及现象补填上。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
1︰4
2︰3
2︰1
4︰1
氢气的体积百分数
20%
40%
%
80%
点燃后现象
爆炸

爆炸
保鲜袋燃烧,没有爆炸

由此可见氢气与氧气混合发生爆炸,除要达到燃烧的三个条件外,还和氢气的体积分数有关。

某校学生用碳酸钠溶液鉴别稀盐酸、食盐水和澄清石灰水.请你帮他完成下列实验探究.【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别用A,B,C三支试管取样,然后各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
A中  
B中  
C中  
A中的物质是食盐水
B中的物质是稀盐酸
C中的物质是澄清石灰水

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发现问题】如何处理上述废液才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思考与分析】应先对废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后制定方案.
【实验与探究】
(1)该同学将所有废液倒入洁净烧杯中,静置后得到上层清液.
(2)取少量清液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中性),出现白色沉淀,静置后向溶液再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由此现象说明甲同学所得上层清液中一定含
  ,一定没有  。(填物质名称)
【方法和应用】以上探究的结论启示我们,处理上述废液的正确方法是  

同学们在学习Ca(OH)2的化学性质时,对Ca(OH)2溶液和Na2CO3溶液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请你一同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溶液呈中性。
【查阅资料】:①Ca(NO3)2溶液呈中性。②Ca(NO3)2 +Na2CO3= CaCO3↓+2NaNO3
【猜想假设】:甲同学认为:只含有NaOH;乙同学认为:只含有NaOH Ca(OH)2
丙同学认为:含有NaOH Ca(OH)2Na2CO3; 你认为可能含有
【分析讨论】:丁同学认为同学的猜想肯定是不合理的,理由是
【实验设计】: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是正确的。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滤液于试管中



猜想正确

甲同学也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猜想正确

你认为甲同学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