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请仔细观察以下历史地图和历史图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上图中所展现的东西方商路是在什么朝代开通的?它的起点是什么地方?对开通这条商路贡献最大的人物是谁?
(2)请列举通过这一条商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两种商品?
(3)结合所学的知识,请你指出这一商路开通的历史意义?
(4)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了什么机构?它的设置标志着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列工具、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古代农业的发展.

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请回答:
(1)最早使用材料一中耒耜进行农耕生活的我国原始居民有哪些?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什么?
(2)材料一中 :图二的农具最早出现什么时期?哪项技术的应用是我国古代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3)材料二中江南地区开发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这时期江南的开发对后世有什么深远影响?
(4)今天我国要加强农业经济的发展,你认为政府该怎样做?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秦朝与汉朝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影响深远,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实现大一统的时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秦汉时期,为推进大一统局面的出现起关键作用的是哪两位封建帝王?为加强思想控制,他们各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材料 “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
“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像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则千乘百骑,和天子一样威风……”
——摘自七年级历史上册
(2)依据材料分析秦汉时期,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他们各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3)两汉时期,在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出现过第一个盛世局面文景之治,与之不同的是,秦朝采取了怎样的统治政策,导致了怎样的后果?

材料一:这年8月的一天,清政府的代表被迫来到停泊在南京江面上的英国军舰上,在一份对中国极不平等的文件上无奈地签下名字。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从此开始。
材料二有两个数字,每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在心:12.13,300 000……万人坑里无言的尸骨、黑白照中疯狂的杀戮、耳畔回响着惊恐的呼喊……走进纪念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都被深深地刺痛……3 500多幅历史照片、3 300多件文物、130多部影视资料、10多处实景再现和近20个日本老兵的证词、1.4万名遇难者和幸存者的档案……每一笔每一划都将残暴的侵略者牢牢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材料三国民党中央通讯社于1937年9月22日,向全国公开发表了共产党于7月15日递交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宣告“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次战争?这份极不平等的文件对中国有何深远影响?
(2)材料二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描述?两个数字“12.13”和“300 000”分别是什么含义?你怎样看待这个事件?
(3)材料三中所说的国共两党“共赴国难”体现在哪些方面?

回顾科举
材料一“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唐摭言》
材料二有的学者说:“科举制度如果抛开其考试内容而仅就其形式上看是很有科学性的。它完全可以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
请回答:
(1)联系所学知识回答,进士科是由谁创立的?唐代考试科目很多,除了进士科外还有哪一科最为重要?
(2)科举制度在历史上有哪些进步作用?(答出1条即可)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到1952年底,全国近三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存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了,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
材料二:土地改革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参加合作社农户1.18亿户,占全国农民总数96.3%。
材料三: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许多果树被砍、家禽被屠宰。
请完成: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现代历史上哪一个重大事件?为了指导这一事件中央人民颁布了 什么文件?结合材料一总结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2)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现代历史上哪一个重大事件?与此同时,我国还对哪两个行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其中的什么政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3)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现代历史上哪一个重大事件?从材料三中,我们应该吸收什么教训?
(4)请你为今天的农村建设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