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清史稿》载“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该记载体现的时代特征是(  )

A.相权不断受到压制 B.清前期君相矛盾空前激化
C.军事权力日益超越内政部门 D.专制主义空前加强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A. 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 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 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 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表中为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河南
15
16
2
1
江苏
7
8
17
49

表中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

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

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

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

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A. 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B. 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 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D. 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A. 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 "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 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 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 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 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 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 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