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高考加分、高考移民、高考作弊等关于高考公平和公正的话题在网络上持续升温,教育主管部门也再次面临着有关高考改革的网络追问。对此,网友的观点可以说分成了两大阵营:一是认为“高考录取就该公正”
网友“在水一方”:高考加分是社会不公平的表现,应坚决取消,加分政策被某些权势者利用,让人们谈加分而色变,失去了以加分促进高考公平的初衷,只能让教育公平变成一纸空文。
二是“期待不拘一格录人才”
网友“东方腾龙”:任何时代都应该建立一种特殊的机制,以突破普遍的选才标准,对某些方面有特长的人才,进行破格录取。
网友“曼陀罗”:应该给那些有才华但偏科厉害的学生一次机会。
(1)网友们对国家和高校的招生政策畅所欲言,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从政治生活角度看体现了哪些道理?
(2)有人认为:“网络具有匿名性、虚拟性的特点,可以在网上畅所欲言,反正也没人知道我是谁”,请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说我们应该如正确行使监督权。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日益进步的同时,在文化领域还存在一些问题:某些人文化信仰有所缺失,理想信念有所动摇;文化创作缺乏核心理论指导,山寨乃至照抄照搬外国文化,不顾中国社会现实;学术民主、文艺民主氛围差,缺失活力和自信;一些西方国家也加大了对中国意识形态的渗透。
当今我们“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立足实践,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能够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想意识,是激励和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凝聚中华民族的作用,并就文化领域中出现的问题谈谈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结合材料,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谈谈你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10月15日文艺座谈会上的妙语部分摘录:
1. |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 |
2.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
3. |
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
4. |
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 |
5. |
要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 |
材料二:“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历史经验一再告诉我们,任由奢靡之风蔓延,必然严重危害社会风气,甚至有亡党亡国的危险。对于党内存在的腐败问题,习近平强调,我们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始终是好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一些领域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为此,要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谋划,突出反腐倡廉工作重点,增强反腐倡廉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结合材料一,请你阐释习近平主席妙语摘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
(2)结合材料二,谈谈“奢靡之始,危亡之渐”这一观点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并运用辩证法的知识进一步说明习近平对腐败问题的分析所坚持的方法论原则。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也是贯穿三十年改革开放,一条主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 解决中国城镇化现存问题需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
城镇化现存问题 |
解决措施 |
依据 |
案例一:老李想进城打工,但家里还有几亩地,不知如何处理。 |
① |
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村经营体系创新。 |
案例二:小王夫妇到某市打工十年了,因为社保关系在老家,在该市看病只能报销一小部分费用。 |
政府加大投入,完善社会保障,促进政府公共服务均等化 |
② |
案例三:近年来,多个城市面临雾霾污染、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问题,生存环境堪忧。 |
③ |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 |
案例四:很多城镇建设比较粗放,过于注重引进工业项目,而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很多地方还是空白。 |
加快发展服务业等第三产业 |
④ |
材料三:S市因发展经济需要流转一整片土地,但少数村民不答应流转,为解决这一问题,该市委市政府依托“代表委员”平台,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村入户征集意见和协商,并通过召开民主协商座谈会(代表委员、村干部、农业大户、村民代表和市、镇有关负责人一起恳谈协商),设立热线电话,网络互动等途径,广泛听取和征集各界人士意见建议,创新式地探索了“互换并地、换地并整”的新的土地流转模式,在周边地区划出面积大小、土地肥沃程度等条件相当的土地与其置换,有效地解决了集中连片规模流转的现象,让老百姓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材料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着传统村落遭受破坏的严峻现实。龙岩市传统村落(含古民居、古建筑)星罗棋布,散居于闽西大地的崇山峻岭之间。龙岩市高度重视传统村落的保护,我市共有5个村落(连城县雾阁村、中南村、芷溪村,永定县洪坑村、连城培田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整体利用项目保护名单,实现传统村落的整体保护和可持续保护。
材料五;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对科学实现城镇化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涵从过去的“以物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这意味着城镇化建设需要以人作为关切点,重新界定人与自然、人与城市、人与社会的关系,强调人的权利,必将推动城镇化的可特续发展。
(1)概括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完成上表。
(2)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S市的做法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启示。
(3)结合材料四,运用文化的有关知识,说明保护中国传统村落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的重要意义。
(4)结合材料五,说明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涵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变所蕴含的认识论道理(12分)
材料2014年7月13日,原创文化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第二届登陆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黄金档。第二季节目升级了考题难度,增加了大量古人常用而现代人较少使用的冷僻字。很多人认为,这样的节目应该限于常用易错字的矫正。
但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导演关正文看来,片面强调常用易错字,对相对冷僻的字词简单地加以排斥,反映了当下母语价值观存在的缺失。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将向这种母语价值观发起挑战。关正文说,今年决赛考题的难度再次升级,节目的口号也变成了“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关正文说:“现在大家都讲核心价值观,这个价值观不是今天才有的,它的重要来源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承,它的内容记载在历代经典古籍之中。不认识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我们就无法亲近经典,就谈不上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与建树。”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树立“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这一母语价值观的正确性。
(2)结合材料分析“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的文化价值。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商品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变化
注:目前我国政府主要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政府定价,社会公用事业和自然垄断行业实行政策指导价,两者约占社会商品和服务的5%以内。
材料二: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推进价格改革,进一步放开和下放一批定价权限,缩小政府定价范围,积极推进能源价格改革,坚持能源价格改革市场化方向,形成真正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成本、市场供求状况的价格机制。为此,2015年广东省将在实行阶梯电价、水价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天然气改革,全面推行阶梯气价。
(1)揭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中价格和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阐述广东推进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的依据。
材料三:2014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刊文指出,长期以来,由于诸多因素,许多人往往把乡镇人大看成是当地镇政府的一个工作部门,是给政府打下手。在有的人大代表看来,到乡镇人大工作就等于退到了“二线”,只需开会时举举手、提提意见。其实,乡镇人大工作是“一线”,它的工作好坏直接关系到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国家政权的巩固,有利于将大量萌生于基层的社会矛盾就地化解。
2014年广东某市按照中央要求,根据本地实际,开展了法治示范村建设工作。该市以新农村示范点建设促法治示范建设,让村民参与法治建设,实现了建设一个,示范一片的目的,走出了一条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全新路径。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有关人大和民主管理的知识,分别说明“乡镇人大工作是‘一线’”、“让广大村民参与法治建设”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