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连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阴:阴谋
B.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胜曰候:拜访
C.虞常果张胜引:牵攀,招供
D.单于使使晓武。会虞常论:判罪

选出句中划线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欲此时降武君我降,与君为兄弟
B.知我不降明君既见录
C.屈节辱命,生,何面目以归汉后欲复见我,尚可得乎
D.少父任,兄弟并为郎匈奴使来,汉亦留之相当

选出对选文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苏武传》生动刻画了苏武“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这一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作者采用写人物传记经常运用的纵式结构来组织文章,以顺叙为主,适当运用插叙的方法,依时间的先后进行叙述,脉络清晰,故事完整。
B.为了突出表现苏武的民族气节,选文中写了两个叛徒,与苏武形成鲜明对比:一个是副使张胜,一个是为虎作伥的卫律。他们都在匈奴的威势面前丧失了民族气节,拜倒在敌人脚下。唯独苏武大义凛然,为了民族尊严和汉王朝的利益,宁死不屈。
C.卫律在劝降苏武时采取的是软硬兼施、威逼利诱的方式。手段卑鄙,态度傲慢,苏武对其威逼“不动”,对其利诱则“不应”,表现对其为人的鄙夷。当他说出“与君为兄弟”的话后,苏武终于忍无可忍,“骂律”,自始至终都以强硬的姿态抵抗。
D.选文中环境及细节的描写突出了人物形象。如苏武自刺一节,被置于地坎煴火之上,“蹈背出血,气绝复苏”,充满悲壮色彩。而周围人的反应是“卫律惊,自抱持武”“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这一惊、一哭、一壮的细节描写充分表现出每一个动作发出者的性格特点。

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祸国殃民(祸、殃:名词作动词,危害、殃及)
B.身体力行(身、力:名词作状语,亲身、用力)
C.扶危济困(危、困:危险,困难。形容词作动词)
D.惊天动地(惊、动、地:使动用法,使……受惊、使……震动)

下列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风餐露宿(风、露:名词作状语,在风中、在露水下,餐:名词作动词,用餐)
B.不翼而飞(翼:像羽翼一样,名词作状语)
C.道听途说(道、途:名词作状语,在道上、在途中)
D.狼奔豕突(狼、豕:名词作状语,像狼、猪一样)


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第三段加“【 】”部分断句。
苏代以土偶笑田文楚人以弓缴感襄王此隐而讽之也五者相倾险诐之论虽然施之忠臣足以成功何则理而谕之主虽昏必悟势而禁之主虽骄必惧利而诱之主虽怠必奋激而怒之主虽懦必立隐而讽之主虽暴必容。


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语句断句。
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于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


请用“/”为下面的文字断句。
臣 闻 李 斯 之 相 秦 也 行 申 商 之 法 重 刑 名 之 家 杜 私 门 张 公 室 弃 无 用 之 费 损 不 急 之 官 惜 日 爱 功 亟 战 疾 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