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边①至④图均表示植物细胞在一定时间内吸收K+与某些条件之间的关系,纵坐标表示吸收的速率,横坐标表示某个条件,假定其他条件均为理想状态,那么①至④图中横坐标代表的条件依次是( )
A.光照强度、温度、载体数量、氧气浓度 |
B.氧气浓度、温度、光照强度、载体数量 |
C.温度、氧气浓度、光照强度、溶液中K+浓液 |
D.氧气浓度、光照强度、溶液中K+浓度、蒸腾作用强度 |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遗传病,隐性纯合子(aa)的患者不到成年就会死亡,可见这种突变基因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容易被淘汰。但是在非洲流行恶性疟疾(一种死亡率很高的疾病)的地区,带有这一突变基因的人(Aa)很多,频率也很稳定。对此现象合理解释是( )
A.杂合子不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易感染疟疾 |
B.杂合子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不易感染疟疾 |
C.杂合子不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也不易感染疟疾 |
D.杂合子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也易感染疟疾 |
下列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进化理论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有( )
A.前者以个体为研究对象,后者以种群为研究对象 |
B.两者都认为生物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 |
C.两者都认为突变、重组是变异的主要来源 |
D.后者认为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 |
某小岛上原有果蝇20000只,其中基因型AA、Aa和aa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若此时从岛外入侵了2000只基因型为AA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子代中A的基因频率约是( )
A. 43%B. 48%C. 52%D. 57%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界的丰富多彩,起决定作用的是DNA的多样性 |
B.DN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4种碱基配对方式的多样性 |
C.体现生物界多样性的是蛋白质的多样性 |
D.没有DNA的多样性,就没有蛋白质的多样性 |
已知细胞畸变率(%)=(畸变细胞数/细胞总数)×100%。下图表示采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及不同处理时间对黑麦根尖细胞畸变率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秋水仙素诱发细胞发生畸变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或染色体变异 |
B.时间相同条件下,秋水仙素浓度与黑麦根尖细胞的畸变率成正相关 |
C.浓度相同条件下,黑麦根尖细胞的畸变率与秋水仙素处理时间成正相关 |
D.若要提高黑麦根尖细胞的畸变率,可采用浓度为0.15%的秋水仙素处理24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