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以下各图分别表示几种不同的育种方法。



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品种
请据图回答:
(1)A图所示过程是一种克隆动物的新技术,新个体丙的性别决定于______亲本。
(2)在B图中,由物种P突变为物种P′,在指导蛋白质合成时,③处的氨基酸由物种P的______改变成了______。(缬氨酸GUC;谷氨酰胺CAG;天门冬氨酸GAC)
(3)C图所示的育种方法叫    ,该方法最常用的做法是在1处________  ________
(4)D图所表示的育种方法叫    ,若要在F2中选出最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5)E图中过程2常用的方法是______,与D方法相比,E方法的突出优点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甲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乙图表示在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图甲图乙
(1)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主要是以___________形式进行循环的。
(2)PM2.5及雾霾的形成主要与图中    (填数字或字母)过程有关。
(3)乙图中A表示___________的能量。B比A的能量少的原因是。图中d代表的含义是             
(4)如果乙图中的初级消费者为猪,为提高猪的生长速度,有人在猪舍播放轻音乐,可使猪心情愉快,减少疾病。音乐属于信息传递中的________信息。这种方法的运用涉及到猪的体内稳态调节中的调节机制。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一种重要的实验材料。请结合下表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染色体组成
XY
XX
XXY
XO
XXX
OY
人的性别





(男)
果蝇的性别




(雄)致死型
致死型

(1)由上表可知,在人类性别决定中,是否为男性,主要决定于Y染色体;而在果蝇中决定性别的主要是的数目。
(2)果蝇的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表现型均为红眼灰身的雌、雄果蝇交配,后代出现了红眼灰身、红眼黑身、白眼灰身、白眼黑身四种表现型,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为:雌________,雄________。
(3)遗传学家摩尔根的合作者布里吉斯利用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子一代意外地发现了一只白眼雌果蝇。在其所做的大量平行重复实验中发现,每2000~3000只红眼雌果蝇中会伴随出现一只白眼雌果蝇。同样在2000~3000只白眼雄果蝇中也会伴随出现一只红眼雄果蝇。请结合以上表格中信息,作出你的假设:果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约有1/(2000~3000) 的配子产生时出现了变异。试写出该对亲本果蝇产生异常配子以及杂交形成异常后代的遗传图解:
(4)遗传学上将染色体上某一区段及其带有的基因一起丢失引起的变异叫缺失,缺失杂合子(XRXO、XrXO,o表示对应基因缺失)的生活能力降低但能存活,缺失纯合子(XOXO、XOY)常导致个体死亡。现有一红眼雄果蝇XRY与一白眼雌果蝇XrXr杂交,子代中出现了一只白眼雌果蝇。请采用两种方法判断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于染色体缺失造成的,还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
方法一(杂交法):选该白眼雌果蝇与____________杂交
若子代中________________,则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
若子代中,则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于染色体缺失造成的
方法二:取该果蝇      的体细胞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说明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反之是由于染色体缺失造成。

根据下面甲、乙两图,回答有关植物激素的相关问题:

(1)根尖生长素可以由甲图中C区的细胞产生,主要作用于甲图中(填字母)区。
(2)以赤霉素处理大麦种皮下糊粉层1 h,α-淀粉酶的mRNA就大量出现,α-淀粉酶累积速率随时间推移而显著增加,由此可见,赤霉素具有       的作用。
(3)赤霉素促进茎的伸长主要与细胞壁的伸展性有关。有人进行了CaCl2和赤霉素对某植物种子胚轴生长速率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由图乙分析可知,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对细胞壁的伸展起  作用;加入赤霉素溶液的时间在图中的   (填“A点”、“B点”或“C点”)。
(4)下表是梯度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表中①为清水,②~⑥为浓度由低到高的五种油菜素内酯水溶液)。

组别






平均株高(cm)
16
21
37
51
43
24

请分析:该实验结果能否说明油菜素内酯对芹菜幼苗的生长具有两重性?   。理由是                      

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变化关系,一小组成员设计了图A所示的由透明玻璃罩构成的小室。

A B
(1)将该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B所示曲线,那么影响小室内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答两项);装置刻度管中液滴移到最左点是在一天中的点(答时间点)。
(2)在给以光照的某段时间内,用带有符号的刻度尺记录液滴的移动,获得以下数据:

每隔20分钟记录一次刻度数据
……
16
18
22
28
……

该组实验数据是在B曲线的段获得的。
(3)图B中e点与d点相比,相同时间内叶肉细胞C3的生成量(多/少/相等),写出8-18点范围内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中占优势的生理活动反应式
(4)光照下,该组同学用装置A测得的气体体积变化量含义是。为测定该植物真正光合作用的速率,应设置的对照组为:
若测得单位时间内,实验组读数为x,对照组读数为y(实验开始时,起点读数均在0刻度处),则该植物真正光合作用的速率是

育种工作者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四组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Ⅰ过程由番茄韧皮细胞形成幼苗A的过程需要经过 两个关键步骤,该过程依据的原理是
(2)植物组织培养除了需要提供一定的营养、 、温度和光照外,还必须在 的条件下培养。
(3)已知番茄的红果(Y)对黄果(y)为显性,少室(M)对多室(m)为显性,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用红果多室(Yymm)番茄植株的花粉进行Ⅱ、Ⅲ有关实验,则II过程中,从花粉形成幼苗B所进行的细胞分裂方式是 。Ⅲ过程中植物体C的基因型 。(细胞A为两两融合细胞)
(4)图Ⅲ、Ⅳ过程中需要去除细胞壁,获得具有活力的
(5)在图中Ⅳ过程中,经过鉴别和筛选后,通常植物体D能表现出两个亲本的遗传性状,根本原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