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荷数小于18的某元素X,其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a,最外层电子数为(2a+1)。下列有关元素X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X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2a2-1) |
B.X的原子半径一定小于钠的原子半径 |
C.由元素X形成的某些化合物,可能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
D.元素X形成的简单离子,各电子层的电子数均达到2n2个(n表示电子层数) |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方法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某无色溶液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分层后,下层溶液显紫色,则原溶液中有I- |
B.取少量溶液X,向其中加入适量新制氨水,再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 说明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
C.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再滴加足量稀HNO3,若沉淀不溶解, 则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SO42— |
D.某无色溶液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则原溶液含有Na+无K+ |
不能用水浴加热的实验是
A.苯的硝化反应 | B.银镜反应实验 | C.乙酸乙酯水解 | D.由乙醇制乙烯 |
下列各组物质中,一定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A.![]() ![]() |
B.乙酸和硬脂酸 |
C.CH2O2和C3H6O2 | D.苯甲酸和![]() |
有关下列水解产物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油脂水解可得丙三醇 |
B.可用碘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 |
C.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氨基酸 |
D.纤维素水解和淀粉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不同 |
稗草烯:α一(2,2, 2-三氯乙基)苯乙烯,
它是一种选择性内吸传导性除草剂,主要用于水稻田防除稗草。温度和湿度对药效影响较大,温度高、湿度大时药效发挥快。在同一剂量下,15℃以下只能起抑制作用, 25 ℃ 以上 3~5 天杂草就枯死。一般情况下对水稻安全,但施药期不当、用量过大、施药不均等也易产生药害。已知:同一碳原子连两个羟基基不稳定(——OH
—
—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能使溴水褪色 |
B.该物质能在碱性条件下可水解生成有机酸盐 |
C.可用![]() |
D.稗草烯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聚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