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离开韶山时,曾抄写了“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一诗以言志。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毛泽东抄写这首诗表现了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胸襟 |
B.毛泽东离开韶山是为了到新式学堂学习 |
C.毛泽东离开韶山是为了更多地接触各阶层人民,了解社会 |
D.在离开韶山之前,毛泽东曾接受过近代科学知识 |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消失”的原因是
A.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施 |
C.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1962年3月,周恩来在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上针对当时我国的经济形势即兴作了一幅对联,上联是“先抓吃穿用”,下联是“实现农轻重”,横批应是
A.一化三改 | B.多快好省 | C.综合平衡 | D.以粮为纲 |
下表为“1943年关内与东北地区重要工业品产量比较表”,它反映出的实质是
品种 |
生产量 |
百分比 |
||||||
关内 |
东北 |
关内 |
东北 |
|||||
煤 |
25935 |
25398 |
50.5 |
49.5 |
||||
生铁 |
239 |
1702 |
12.3 |
87.7 |
||||
钢材 |
39 |
519 |
7 |
93 |
||||
水泥 |
774 |
1503 |
34 |
66
|
随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加剧,近代中国出现了多元化经济结构,如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同时并存,这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①使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复杂化②使中国社会性质特殊化
③使中国革命斗争长期化④使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多元化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19世纪70-80年代,中国一些民族企业在国内投资却在香港注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本国投资环境较差 | B.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 |
C.香港政策自由 | D.与国际社会接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