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材料:
1991年1月3日,《人民日报》报道:位于我国河北省赵县的这座大型石拱桥,最近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评定为最悠久的“国际历史上土木工程里程碑”。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对“国际历史上土木工程里程碑”的评选极为严格,要求必须是世界历史上最辉煌的土木工程范例。
完成(1)~(2)题:
(1)“这座大型石拱桥”指的是哪座桥?由谁设计和主持建造的?属哪个朝代?
(2)这则报道说明了什么问题?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二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完成(1)~(3)题:
(1)材料中的“帝国”指我国的什么朝代?
(2)这个“帝国”当时采用什么政策最终出现这样的危机?
(3)这个政策造成了什么影响?

我国古代经济格局曾出现过重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材料二:

图一 宋代针铺商标及铜版 图二 北宋“交子”
请回答:
⑴材料一说明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呈现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6分)
⑵材料二图一中的“铜版”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哪项发明?图二“交子”在货币发展史上有何特殊地位?
⑶如果选用以上图片进行探究性学习,请你确定一个合适的研究主题。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皆可为考试内容。……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材料二: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
⑴据材料一概括科举制的特点,并简要指出科举制的积极作用。(7分)
⑵在科举制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各有何贡献?(6分)
⑶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5分)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贞观政要》
材料二:“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
材料三:某帝王与魏征讨论用人时说:“为事择官,不可粗率。用一好人,别的好人都来了;用一坏人,别的坏人都跟着进来。”魏征说:“这是对的。天下未定,主要用人的才干……天下已定,那就必须是德才兼备的人才能任用。”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的“朕”指谁?据材料一分析他在位期间实行的民族政策,并请举一例加以说明。(6分)
⑵从材料二看,这位皇帝认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基于这种认识,他执政期间采取了怎样的统治措施?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
⑶材料三中的对话,表明这对君臣坚持怎样的用人标准?对我们今天有何借鉴意义?

历史长河中,时间的刻度因其记载的重大事件而具有特殊意义。请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将图表中序号所代表的重大历史事件或名称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1978—2007年GDP及其增速

(2)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谈谈你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总体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