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与微观相互联系是化学最基本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它们溶液中的阳离子都是H+ |
C.氧气性质活泼,是因为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极易失去电子 |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的分子组成不同 |
根据下列结构示意图判断,属于原子且容易失去电子的是
下图是一组用于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对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判断错误是
A.实验1中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 |
B.实验2中自磷燃烧,说明实验2中的热水温度高于实验1 |
C.实验2中如果停止通入氧气,燃着的白磷会熄灭 |
D.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并达到着火点 |
把10克氯化钠放入40克水中,完全溶解后,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A.10% | B.20% | C.25% | D.33.3% |
下列事实,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酒精灯不用时。需用灯帽盖好 |
酒精分子会不断运动到空气中 |
B |
给水通直流电,能产生氢气和氧气 |
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分,原子不能再分 |
C |
炎热的夏天,鱼贴着水面游动 |
温度升高,氧气的溶解度减小 |
D |
金刚石比石墨硬度大 |
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
下图是用模型来表示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
图。该图示所表示的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A.化合反应 |
B.分解反应 |
C.置换反应 |
D.复分解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