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合力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关系的实验中,给出下面主要步骤:
A.将长木板放在桌面上,安好打点计时器,放上小车,正确地装上纸带; |
B.松开纸带,接通电源,让小车运动,使纸带记录小车运动的轨迹; |
C.用细绳把小桶和小车通过定滑轮连在一起,使细绳与长木板平行; |
D.将长木板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作匀速运动; |
E.通过测量的数据,计算、作图,研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
F.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松开纸带,让小车运动;
G.改变长木板垫高的高度,使小车作匀速运动;
H.在小车内增加砝码,重复之前的步骤;
I.用天平测出小车(含车内的砝码)的质量;
请选出必要的实验步骤,并按合理的顺序排列: 。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外力关系”,他将光电门固定在气垫轨道上的某点B处,调节气垫导轨水平后,用重力为F的钩码,经绕过滑轮的细线拉滑块,每次滑块从同一位置A由静止释放,测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改变钩码个数,重复上述实验。记录的数据及相关计算如下表。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F/N |
0.49 |
0.98 |
1.47 |
1.96 |
2.45 |
t/(ms) |
40.4 |
28.6 |
23.3 |
20.2 |
18.1 |
t2/(ms)2 |
1632.2 |
818.0 |
542.9 |
408.0 |
327.6 |
![]() |
6.1 |
12.2 |
18.4 |
24.5 |
30.6 |
(1)为便于分析F与t的关系,应作出的关系图象,并在如图坐标纸上作出该图线。
(2)由图线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3)设AB间的距离为s,遮光条的宽度为d,请你由实验结论推导出物体的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
(1)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A.在桌面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套;
C.用两只弹簧秤通过细绳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结点达到某一位置O,记下O点的位置,记录下两个弹簧秤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合力F′;
E、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的图示F;
F.比较力F′与F的大小和方向,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有重要遗漏内容的步骤序号是和;
遗漏内容分别是和。
(2)某同学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用A、B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结点到O点位置,此时两弹簧秤的读数分别是FA=5.70 N和FB=4.50N。以1cm表示1N的比例,用作图法求出FA、FB的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保留作图痕迹),其合力F的大小为。
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电磁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运动的时间。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图为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六个计数点,用米尺量出1、2、3、4、5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cm)。
(1)实验所用的电源是()
A、4~6V的交流电 B、4~6V的直流电 C、220V的交流电 D、220V的直流电
(2)关于实验正确的操作是()
A、先打开电源,待稳定后再松手B、先松手后,再打开电源
(3)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4所代表时刻的即时速度大小v4=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m/s2。(以上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设计了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他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都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将数据填在下面的表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
(1)根据实验数据在图2的坐标纸上已描出了前四次测量的弹簧所受弹力大小F跟弹簧总长x之间的函数关系点,请把第5、6次测量的数据对应的点描出来,并作出F-x图线.
(2)图线跟x坐标轴交点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小明在研究性学习中设计了一种可测量磁感应强度的实验,其装置如图所示。在该实验中,磁铁固定在水平放置的电子测力计上,此时电子测力计的计数为G1,磁铁两极之间的磁场可视为水平匀强磁场,其余区域磁场不计。直铜条AB的两端通过导线与一电阻连接成闭合回路,总阻值为R。若让铜条水平且垂直于磁场,以恒定的速率v在磁场中竖直向下运动,这时电子测力计的计数为G2,铜条在磁场中的长度L。
(1)判断铜墙条所受安培力的方向,G1和G2哪个大?
(2)求铜条匀速运动时所受安培力的大小和磁感应强度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