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联系全诗,简要分析“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的妙处。
“百年歌自苦”,诗人在诗中写出了哪些“苦”?在苦中还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怀?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⑴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试作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结合全诗赏析诗人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谪居此地的什么感情?﹙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共6分)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请概括这首诗颔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2分)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每小题4分
鹧鸪天(元)魏初
室人降日[1],以此奉寄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2]夜煮茶。
注:[1]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2]原字为外“囗”内“栾”,现字义同。Luan团圞:形容园的样子。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春日秦国怀古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
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答: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
江城子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苏轼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注】。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注】湘灵:湘水女神,相传原为舜妃。《楚辞·九歌》有《湘夫人》。开头三句写景,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2分)
词的上片运用多种手法描写弹筝女,请选择其中一种作具体分析。(2分)
词的下片重在写音乐,最后三小句尤意味深长,试作简要评析。(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