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卜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8 分)
送剑与傅岩叟①
辛弃疾
莫邪三尺照人寒,试与挑灯仔细看。
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
①傅岩叟:稼轩友人诗中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请作简要分析。
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这种手法在此诗中的运用。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小题。
乙亥岁除渔梁村
黄公度
年来似觉道途熟,老去空更岁月频。
爆竹一声乡梦破,残灯永夜客愁新。
云容山意商量雪,柳眼桃腮领略春。
想得在家小儿女,地炉相对说行人。
[注]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乙亥年)十月,秦桧去世,在舆论压力下,高宗召回一些受秦桧打击迫害的官员。作者也奉诏回朝,大年三十行经闽北渔梁村时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的颈联在写景上颇有特色?请赏析。
本诗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白梅
王 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注]王冕:元代诸暨人。幼年家贫,牧牛自学。后屡试进士不第,即焚所为文。晚年归隐九里山。
(1)这首诗突出了白梅的哪些特征?
(2)诗人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途中见杏花吴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更忆帝乡①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帝乡:此处指长安,长安多杏树。
(1)这首诗的首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2)全诗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日耕者
苏 辙
阳气先从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①迟。
妇子同来相妩媚,乌鸢飞下巧追随。纷纭政令②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
[注]①晓饷,指送早饭到田间。②政令,指当时王安石变法所颁布的各种法令。
请对颈联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1)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试作简要分析。
(2)结合全诗赏析本诗景物描写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谪居此地的什么感情?﹙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