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7日《无锡日报》报道,中国·无锡“法治建设”论坛昨天开幕,为期两天的论坛以“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为主题开展研讨。市委书记杨卫泽说,无锡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安居乐业,离不开有力的法治保障。近年来,无锡始终认真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以法治为导向,以建设法治无锡为目标,从“树理念、建制度、抓建设、重实效,深入推进依法治市,不断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进程,“三个文明”建设呈现出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
杨卫泽说,回顾近年来的发展,我们深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建设法治城市的灵魂,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建设法治城市的保障,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是建设法治城市的动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是建设法治城市的重点,良好的社会氛围是建设法治城市的基础。实践证明,法治是无锡过去取得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经验,也必将是今后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重要法宝。杨卫泽指出,在无锡全面推进“十一五”规划、率先攀登基本现代化新高峰的征程中,无锡将牢固坚持 法治导向,立足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 全面推进法治无锡建设,努力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建成法治城市。围绕这一目标,无锡将采取11项积极措施:重点抓好地方立法工作,全面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大力促进司法公平和正义,切实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不断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秩序,努力提高全社会诚信意识, 着力加强司法和执法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继续推进“平安无锡’’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法治江苏”合格县 (市、区)创建活动。
请思考:你认为建设法治无锡对无锡市的发展有哪些重大意义?
请建言:你认为建设法治无锡应该从哪些方面人手?
请参与:作为公民你准备如何为建设法治无锡贡献一份力量?
2008年2月18日《青岛日报》报道,比照中央政策研究室和国家统计局联合推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18项指标,青岛市城阳区已全面提前达标。几年来城阳区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口素质、生活质量、民主法制、资源环境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比如他们构筑起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强社会建设,努力改善民生。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制度,大力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每年培训农村劳动力7000人以上。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大力吸纳社会劳动力就业,全区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达17.3万人,占总数的87%,被确定为“全国农村劳动力平等就业试点区”。
(1)结合材料请你概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
(2)材料中青岛城阳区的做法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何启示?
2008年4月1日至29日,融合了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的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在国外传递。火炬通过数千名火炬手的手手传递,把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精髓和世界级的创新设计一并展示给世界各国人民。
(1)谈谈“祥云”火炬拜访世界各国的意义。
(2)“世界给我十六天,我还世界五千年”。奥运会举办期间,将会有很多的国外友人前来参观,你准备向他们展示哪些中国的传统文化。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灾情惨重,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灾区人民和救援人员发扬不怕困难,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全力抢救生命,奋起抗震救灾。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万志愿者活跃在灾区的各个岗位,全国人民也积极捐款捐物,奉献爱心。
(1)上述行为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哪些传统美德?请写出两方面。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当前践行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学习完《在承担责任中成长》一课后,思想品德课老师准备组织同学们去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科代表陈明着手为此次活动设计了一个活动方案。
慰问敬老院老人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 |
|
活动时间 |
2011年×月×日 |
活动地点 |
敬老院 |
活动准备 |
|
活动过程 |
|
活动总结 |
(1)请你策划:帮助陈明在活动目的、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和活动总结栏内填上相应的内容。
(2)请你说明:明确活动目的、进行活动总结有什么作用。
下列镜头里有你吗?
镜头一:一位同学上学迟到,受到老师的批评,嘴里嘟哝着:“都怪妈妈没有及时叫醒我。”
镜头二:一位同学拿着物理试卷,心里暗暗地埋怨:“物理老师讲课特没劲儿,我一点儿兴趣都没有,能考好才怪呢。”
镜头三:放学后进行大扫除,一位男同学抱着球对正在打扫卫生的同学说:“你们替我干吧,我要去练球。”
镜头四:一位女同学在实验室里把试管打碎了,她悄悄地对旁边的同学说:“别吱声,就当不知道。”
(1)上述镜头中的同学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2)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3)遇到上述情况,我们应当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