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要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电阻,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
(1)请在图中添加一根导线,把滑动变阻器正确连入电路,要求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阻变大。
实验次数 |
1 |
2 |
3 |
电压U/V |
2.0 |
2.5 |
2.8 |
电流I/A |
0.20 |
0.24 |
0.25 |
(2)连接好电路后,测得的数据如上表,根据表中的测量数据,可知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约为
Ω(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仔细分析三次测量得到的电阻值,发现电阻值逐渐变大,这是因为
。
小明和小华想测出一个实心小木球的密度,但是发现小木球放在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无法测出它的体积,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
(a)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小木球的质量(如图1所示),记为m;
(b)把适量的水倒进量筒中,如图2(甲)所示,此时水的体积为V1;
(c)用细线在小木球下吊一个小铁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2(乙)所示,此时量筒的示数V2;
(d)把小铁块单独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2(丙)所示,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3;
(e)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结果。
(1)下面是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请将其中①、②两项内容补充完整:
小木球的质量m/g |
① 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 |
小木球的体积V/cm3 |
小木球的密度ρ/(g·cm-3) |
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2)写出小木球的质量和计算出小木球的密度。
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在利用甲图“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是利用了玻璃板既能反光又能__________的特点,从而能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将透镜正对太阳光,当移动光屏找到最小最亮的光斑时,透镜距离光屏正好5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cm。
(3)小明用该透镜进行实验,他把蜡烛放在图乙所示A位置时,光屏应向M点的______(选填“左”或“右”)侧移动,才能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像,调整后,光屏上烛焰的像是倒立__________ (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
利用身边的物品可以做很多有趣的实验,利用硬纸片小明做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在瓶内灌满水,用硬纸片盖住瓶口,压紧后将瓶子倒置,水和纸都不会下落,说明___________。
(2)小明做了“会跳卡片”,卡片缚上橡皮筋后会向A面折叠,如图乙所示。将卡片在桌面上压平后松手,发现卡片跳起来了,实验中应将A面________(选填“向上”或“向下”)放置,卡片上升的过程中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
(3)如图丙为小明利用硬纸片做成的机翼模型, 实验中当沿图示方向“吹风”时,“机翼”会_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静止”),本实验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设计实验方案时,小明确定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_____________。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
C.取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
D.盛水和沙子的容器相同
(2)在此实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填“大于”或“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4)小明在研究表格内的实验数据发现:水和沙子温度升高第一个10℃所用的时间都较长,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事实能用上述实验结果解释的是_______。
A.夏天给教室洒水,感觉凉爽
B.用盐水腌制蛋,一段时间后蛋会变咸
C.长期堆放煤的水泥地面变成黑色
D.沿海地区昼夜温差会比内陆地区小
在“探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时,某小组利用自重不同的两个动滑轮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次测量,数据记录如下:
(1)实验时,弹簧测力计应在 方向上拉动钩码做匀速直线运动。
(2)完成表格中第3次数据(a)(b)(c)处的计算,填在下面的横线上:(a) ; (b) ;(c) 。
(3)通过比较 两次实验数据(选填实验序号),可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自重 (“有关”、“无关”)。
(4)小明认为“同一个机械,它的机械效率是一个定值”,通过比较 两次实验数据(选填实验序号),可知他的观点是 的(选填“正确” 或“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