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强不息的中国人中,不论是古代的屈原、戚继光,还是近代的詹天佑、林则徐,他们这些自强者的共同特点是( )
A.取得社会的支持 |
B.为人生的理想执著地追求 |
C.认识自己的长处 |
D.避开自己的短处 |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这表明西方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
①使中国社会传统的经济生活开始改变
②使中国传统的经济面临严峻挑战
③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④大幅度提高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对此评述不正确的是( )
A.发展了传统“经世致用”思想 |
B.承袭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
C.体现了“中体西用”思想 |
D.提出了政治变革的维新主张 |
美商旗昌轮船公司成立于1862年。下表是旗昌轮船公司(简称“旗昌”)和同期美国本土的湾流航运公司(简称“湾流”)的资本利润(折合白银单位:万两)对比,此对比可说明( )
“旗昌”资本(利润) |
“湾流”资本(利润) |
|
1866年 |
100(22) |
368(42) |
1871年 |
225(95) |
410(49) |
A.外商航运发展刺激了洋务运动出现
B.帝国主义经济侵略方式发生了变化
C.西方列强基本垄断了我国内河航运
D.外国运输资本在华攫取了超额利润
下列两图分别是1868—1884年外国棉布进口值趋势图及棉纱进口值趋势图,造成两图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图(a)外国棉布进口值趋势图
图(b)外国棉纱进口值趋势图
A.中国陷入世界市场 | B.资本主义发展迅猛 |
C.洋务运动民用企业发展 | D.自然经济强烈抵制 |
19世纪60年代,清朝“有心改革的官员”认识到“有必要按西方方式重组军事力量”。为此他们开始( )
A.裁撤八旗军队 | B.筹建海军 | C.组建湘军、淮军 | D.编练新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