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2日,习近平抵达莫斯科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后的首次出访,引起了世界的瞩目,也引发了大家对俄罗斯的兴趣。九年级的小林同学组织了学习小组,对俄罗斯历史进行探究学习,也请你参加这一探究活动。
(1)改革篇
俄罗斯历史上曾经多次进行改革,推动了俄国历史的发展。其中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改革是什么?直接使苏联瓦解的改革又是什么?
(2)结盟篇
俄罗斯历史上也多次与其它国家结盟,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战前俄国参加了哪一联盟?它的对立阵营是哪一个?二战中,苏联参加了哪一联盟?这一联盟对世界的影响是什么?二战后苏联又建立了什么军事联盟?
(3)发展篇
俄国曾经是欧洲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后来发展成为欧洲第一的社会主义大国。20世纪20年代初,为了使俄国的经济得到恢复,列宁进行了哪些探索?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达到世界第二,这得益于什么政策的推动?这一政策存在什么弊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和的世袭大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以及地位近似奴隶的部民,权势极大; 6世纪末7世纪初,部民反抗不断;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中央贵族之间争权夺势;强大的中央贵族权倾朝野。中国唐朝的统一和兴盛,朝鲜半岛上新罗国家的崛起,强烈刺激着大和统治者。
材料二: 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争夺水源和牧场,部落间相互仇杀,在内部则矛盾丛生、商路不畅,引起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入侵。在这种情况下,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
请回答:
(1) “大和”民族指现在的哪一国家?结合材料一中的内容,说一说大和统治者是通过哪一事件挽救这些危机的?
(2)材料二中的这种状况,导致了哪一宗教的诞生?这一宗教的传播有怎样的意义?
(3)通过两则材料的阅读,说一说对国家的建立和发展起到阻碍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
——————周恩来
材料三: 各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情况表
1949年 |
20世纪50年代 |
20世纪60年代 |
20世纪70年代 |
20世纪80年代至今 |
8个 |
23个 |
16个 |
62个 |
148个 |
请回答:
(1) 在图一中两国领导人确定了什么原则来处理相互间的关系?这一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图二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在这期间双方签署了哪一重要文件?
(3)材料二与哪一次国际会议有关?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怎样的外交方针?
(4)综合上述材料,建国后我国的外交形势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民族问题始终是一个世界性的热点和焦点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孙中山先生曾指出:“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
材料二: 长期在中国考察研究的澳大利亚当代学者尼古拉斯·泰普说:“中国的民族政策令人赞赏,值得世界上许多别的国家借鉴”。
材料三: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情况表
年份 |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总量(元) |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元) |
1952年 |
57.9亿 |
<100 |
2008年 |
30626.2亿 |
3389 |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孙中山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政权是什么?建立者是谁?
(2)材料二尼古拉斯·泰普如此赞扬中国的民族政策,你认为他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3)材料三的数据变化反映了什么?
(4)据此分析,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民族分裂势力制造的各类打砸抢烧事件。
材料一《清明上河图》
材料二北宋都城内人口稠﹐密居民超过百万﹐是中国最大的都市。城里买卖和居住的地方已经分不清﹐随处可开设商店。小商贩也不限在特定市区之内﹐城厢内外均可沿门叫卖. 。商品可以在白天﹑夜市交易﹐三鼓之后还可交易﹐通晓不绝。城内还有饮食街﹑马行街﹑衣料铺﹑药铺等。
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书》
(1)<<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哪个城市的(都城)哪方面的繁荣景象﹐结合材料二归纳这一方面的活动有哪些特点。(可用原文回答)
(2)商业繁荣的前提是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与兴旺﹐举例说明两宋时期农业比以前发展(至少2条,2分)﹐并分析农业发展的原因。
(3)商业的繁荣推动了两宋海外贸易的发展﹐当时中国贸易最远到达了什么地方?为管理海外贸易而专门设立的机构叫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宋海外贸易发展的原因。
材料一隋朝运河材料二元朝运河
材料三隋朝时并没有现在这样的现代化的开凿工具﹐可是古人怎么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开通全长2000多千米的大运河呢?原来﹐我们的祖先充分利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运河绝大多数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的加以疏浚﹑改建和扩展的﹐新开凿的河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隋朝虽然是个短命的王朝﹐但很多方面在历史上却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大运河的开凿就是其中的一项。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
(1)从材料一图片中﹐你得到关于大运河的什么历史信息?(任写一条相关的得1分)
(2)隋朝大运河开凿于哪个皇帝统治时期?想想那时为什么能开通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可依据材料介绍或所学知识回答一到两条)
(3)比较材料一﹑二﹐你能看出两幅图片上有何不同?
(4)两个不同时代的运河却承载着相同的历史功能﹐请问﹐二者的相同作用是什么?
(5)你能再举一例隋朝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历史贡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