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为我国某区域沿不同纬度所做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问题。①、③、④、⑤所代表的地形单元分别是( )
A.太行山、山东丘陵、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
B.大兴安岭、长白山、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 |
C.贺兰山、太行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
D.大兴安岭、山东丘陵、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
①山脉南北绵延约( )
A.200千米 | B.700千米 |
C.400千米 | D.1400千米 |
L段(①、②两山之间)的实际距离约为( )
A.50千米 | B.100千米 |
C.300千米 | D.500千米 |
适宜在⑤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 )
A.玉米、大豆、甜菜 | B.冬小麦、玉米、水稻 |
C.棉花、春小麦、大豆 | D.油菜、茶叶、春小麦 |
图3为登陆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的某台风路径示意图。读图回答6~8题。台风开始影响Q地时,Q地的风向为
A.西北风 | B.东南风 | C.东北风 | D.西南风 |
台风在Q地与R地引发的不同的次生灾害有
A.暴雨、洪涝、风暴潮 |
B.暴雨、风暴潮、泥石流 |
C.风暴潮、滑坡、泥石流 |
D.暴雨、洪涝、滑坡 |
台风经R地时,台风的势力明显减弱,使其减弱的主要因素是
A.地转偏向力 | B.下垫面性质 | C.海陆位置 | D.河流 |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读图2,回答4~5题。与其他地区相比,④地区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
A.洪涝 | B.台风 | C.泥石流 | D.干旱 |
①、②、③、④四地区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读图1,回答2—3题。①、②、③、④四种灾害分别是
A.地震、干旱、火山、洪涝 |
B.干旱、洪涝、地震、火山 |
C.地震、火山、洪涝、干旱 |
D.火山、地震、洪涝、干旱 |
关于图示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多分布在板块交界处 |
B.②目前无法进行有效监测 |
C.③主要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 |
D.④持续时间长,但影响范围小 |
衡量灾情大小的标准是
A.致灾因子强度 | B.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 |
C.孕灾环境大小 | D.人类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数量 |
该图是某四个地区的城市(实线)和乡村(虚线)人口增长趋势图。表示城市化进程速度最快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