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十四年(1888年),曾国荃在奏疏中说:“近年以来,印度、日本产茶日旺,售价较轻,西商皆争购洋茶,以至华商连年折阅,遐迩周知。据皖南茶厘总局(征收茶税的机构)具详,……十三年统计亏银将及百万两,不独商贩受累,即皖南山户园户因之交困。”上述材料说明
| A.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掠夺的重点发生了转移 |
| B.中国的出口性农副产业无法掌控自身命运 |
| C.中国经济未被真正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 D.西方列强的侵略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发展 |
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
| A.己亥年 | B.庚子年 | C.辛丑年 | D.壬寅年 |
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 A.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
|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
| C.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
|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
小华找来《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三本书,计划写一篇小论文。下列最可能成为这篇论文题目的是
| A.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B.清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
| C.浅议焚书坑儒 | D.明朝的君主专制 |
“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这反映出元朝在行政区划方面的重大创新是
| A.设立宣政院 | B.建立三省制 | C.推行行省制度 | D.设立刺史 |
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
|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