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构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构就是议会。下列有关近代西方议会的表述正确的是
A.英国“光荣革命”开创了议会制 | B.法国总统任命内阁需经众议院同意 |
C.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对议会负责 | D.德意志帝国议会掌握完整的立法权 |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引用了下组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他研究的主题说明了()
年代 |
道、路、省 |
州数 |
郡国数 |
县、邑、侯国 |
户数(万) |
西汉平帝(1-5) |
------ |
13 |
103 |
1587 |
1223 |
唐贞观十三年(639) |
10道 |
358 |
---- |
1551 |
缺 |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 |
15道 |
---- |
328 |
1573 |
841.3 |
宋开宝(968-975)末 |
------ |
297 |
----- |
1086 |
309 |
宋宣和四年 |
26路 |
288 |
------ |
1234 |
A.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不断加强 B.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不断变迁 D.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进
“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据此分析北宋强化君权的显著特点是()
A.重用亲信 | B.频换丞相 | C.分化事权 | D.废除宰相 |
《世界史纲》的作者乔治·韦尔斯说:“第七、八世纪,欧洲人民尚处於茅舍坞壁宗教桎梏之境,中国人民之生活已进於安乐慈爱、思想自由、身心舒爽之域。”中国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央集权,统治有度 | B.科举取士,统治有人 |
C.儒学独尊,统治有序 | D.制度创新,统治有方 |
“吏多苛政,政教烦碎,大率咎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措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听谗佞,以求吏民过失。”这一材料反映了西汉中期以后刺史()
A.刚刚开始设立 | B.仅仅负责监察地方 |
C.逐渐干预地方行政 | D.逐渐失去其作用 |
汉武帝时,政府明文规定:地处京畿的河东、河内、河南三郡文武长官不得由王室成员担任。其意图是( )
A.预防地方官员结党营私 | B.加强国都的军事防御 |
C.废除贵族血缘政治 | D.防止宗室势力威胁皇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