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实验组的材料为“淀粉液+唾液”,则对照组的材料应为 ,两组都加入碘液后,对照组试管变成了____色,说明试管中存在 ,实验组试管不变色,说明实验组中的 已被唾液分解为 。
如图为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的实验装置(标号1﹣6为蚕豆种子).请仔细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择__________两个编号的种子对照.
(2)探究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水分时的实验组是编号为__________的种子.
(3)该实验严重的不足之处是每组__________,会因为偶然因素的影响导致实验结论错误.
(4)今年四月下旬开始,我国南方出现特大暴雨,一些播种了的大片大片的旱地一夜之间被洪水淹没了,该实验装置中,编号为__________的种子所处的条件与此相当.
(5)种子萌发除必须的外界条件外,自身还需满足__________且不在休眠期的条件
下表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设计,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瓶子编号 |
种子的数量(个) |
种子所处的环境 (其他外界条件均适宜) |
A |
3 |
少量水,20℃ |
B |
3 |
无水,20℃ |
C |
3 |
少量水,-10℃ |
D |
3 |
能将种子淹没的水,20℃ |
(1)用A号瓶与B号瓶进行对照,所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用__________两瓶做对照实验。
(3)A号瓶预期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D号瓶预期的实验结果是______。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4)指出本实验设计中的一处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应该让种子处在与上表哪个瓶子相同的环境中?____________________。
(6)种子萌发时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于种子自身的 (结构名称),如上述几组种子均未萌发,则可能的原因。(至少写出两点)
鲫鱼能在光线很弱的水中游泳,但不会和水中的石块或其他物体碰撞。其原因是什么?
请你设计一个探究实验来验证你的结论。
(1)提出问题: 。
(2)作出假设: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验作出的假设是 。
(3)制订并实施计划: 。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
小明采集了一些蚯蚓,分别放在甲、乙、丙三个瓶中饲养,在放蚯蚓之前,甲瓶装有湿土,乙瓶装有干燥细土,丙瓶空着,结果发现:
(1) 瓶中的蚯蚓死去了,原因是 。
(2) 瓶中的蚯蚓生活的最好,原因是 。
人类是如何征服疟疾的?
早在两千年前,疟疾就是一种严重的流行病。科学家经过长期探索,到19世纪末,发现疟原虫是疟疾的致病“凶手”,还发现在疟疾的发病区,抽干沼泽地里的水,该发病区患疟疾的人就大大减少,甚至消失。科学家就思考;引起人体患疟疾的病原虫和沼泽地里的水有什么关系呢?直到20世纪初,一位科学家提出一个假设:蚊子传播了疟疾。蚊子在水中繁殖,如果抽干沼泽地里的水,就可以消灭蚊子的幼虫,消灭了蚊子就可以消灭疟疾。过了若干年,一位医生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来验证这个假设,先由蚊子去叮咬体内有疟原虫的麻雀,再解剖发现在蚊子的唾液腺里有大量的疟原虫。这样人类就知道了疟疾的原因,并逐步掌握了治疗和预防疟疾的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提出的问题是: ,
(2)作出假设是: 。
(3)疟疾实际是由 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