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我国某主要地形区的相关资料”,做小题。

面积
26万平方千米
最冷月均温
5℃~8℃
最热月均温
16℃~29℃
年均温
16℃~18℃
降水量
1000毫米~1300毫米
无霜期
250天~350天
年日照时数
900小时~1300小时

 
下列地点中,位于该地形区内的是

A.30°N,105°E B.23.5°N, 105°E
C.40°N, 120°E D.45°N,125°E

该地形区的夜雨量占总降水量的60%~70%以上,主要原因是该地形区

A.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作上升运动
B.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气流作下沉运动
C.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高,气流作上升运动
D.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高,蒸发旺盛,空气中的水汽丰富

该地形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其发展农业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A.冬季气温低 B.土壤贫瘠 C.热量不足 D.光照不足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考古研究发现,从距今6000年到距今2200多年,欧亚大陆东西方交流和农牧业扩散先后形成了“草原之路”和“绿洲之路”两个主要通道。如图为“欧亚大陆农牧业扩散路径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距今4000多年以前,“草原之路”成为东西方农牧业扩散主要通道的原因是其(  )

A.

地广人稀有利于东西方农牧业扩散

B.

距离东亚和西亚农牧业中心位置近

C.

与东西方农牧业中心生产条件相似

D.

环境对东西方农牧业扩散的阻碍小

(2)距今2200年以前,随着“绿洲之路”贯通,东西方农牧业进一步交融。据此可推断出(  )

A.

“草原之路”农业生产规模达到极限

B.

河西走廊以东农业生产模式更加多样

C.

中亚地区的适农生产区域整体向东移

D.

西亚种植业规模超过畜牧业生产规模

(3)早期农牧文明交融过程中,“草原之路”和“绿洲之路”沿线人地关系演变的主要驱动力是(  )

A.

人口扩散迁移

B.

交通工具变化

C.

文化语言交流

D.

聚落规模扩大

古村落的研究与保护既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有利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如图为“我国中部山区某传统村寨土地利用结构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早期铁索桥位置选择在两河交汇处的上游,主要考虑的是(  )

A.

村寨布局

B.

洪水威胁

C.

地形坡度

D.

方便劳作

(2)早期风雨桥成为村寨重要公共建筑空间的原因是(  )

A.

日常使用频率高

B.

远离村民的住宅

C.

便于接待外村人

D.

建筑成本比较低

(3)该村寨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恢复村寨传统特色的最大挑战是(  )

A.

街巷景观还原

B.

传统住宅修缮

C.

精神家园重塑

D.

基础设施完善

蒙古气旋是发源于蒙古国的温带气旋。如图为“某年4月9日某时刻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天气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蒙古气旋总体上(  )

A.

气压梯度小,冷锋活动弱

B.

气压梯度大,冷锋活动强

C.

气压梯度小,暖锋活动弱

D.

气压梯度大,暖锋活动强

(2)此刻影响乌尔特地区的气团性质是(  )

A.

冷干

B.

冷湿

C.

暖干

D.

暖湿

(3)未来我国受该气旋过境影响最大的地区是(  )

A.

华中地区

B.

华北地区

C.

东北地区

D.

西北地区

西风漂流绕过南美大陆南端后部分向北形成北上寒流,与巴西暖流交汇后东流。如图为“1993~2016年西南大西洋海区 36°S 41°S 附近两个截面逐月洋流流量及变化趋势图”(数值表示流量大小;正负表示流向,北向为正,南向为负)。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从总体上看,1993~2016年西南大西洋海区(  )

A.

北上寒流和巴西暖流都增强

B.

北上寒流和巴西暖流都减弱

C.

北上寒流增强,巴西暖流减弱

D.

北上寒流减弱,巴西暖流增强

(2)与该海区洋流强弱变化趋势直接相关的是(  )

A.

极地东风带向南极方向收缩

B.

盛行西风带向南极方向移动

C.

极地东风带向低纬方向扩张

D.

盛行西风带向低纬方向移动

(3)图中反映北上寒流和巴西暖流交汇处纬度位置年内变化的曲线是(  )

A.

B.

C.

D.

如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带谱及云杉林亚带的植被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不同坡向山地草原带分布高度存在差异,主要是由水分决定的,其推断依据是(  )

A.

山地坡度

B.

上部林带

C.

山体海拔

D.

基带类型

(2)该山地高山灌丛草甸带坡向差异不明显,原因是山体顶部(  )

A.

面积小

B.

降水多

C.

风力大

D.

气温低

(3)该山地Ⅲ2、Ⅲ3、Ⅲ4中的植被垂直分层结构不同,其主要影响因子是(  )

A.

水分

B.

土壤

C.

温度

D.

光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