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56年美国科学家在实验中直接观测到中微子后,人类对中微于的研究不断深人2011年9月,欧洲核子中心称发现“中微子超光速”现象,同时指出实验过程存在误差,呼吁全球科学家进行更多的实验观察和独立测试。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A.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
B.真理和谬误没有原则界限 |
C.科学实验是社会存在的基础 |
D.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目的 |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老年人权益保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1996年修订的老年人保障法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要,需要对其进一步完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已于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常回家看看”被写入新法。新法规定家庭成员不常看望老人属违法。新法新规定的出台蕴含的哲理有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
③两点论和重点论是辩证统一的
④通过质变就能实现事物的发展
A.①② | B.①④ | C.①③ | D.②④ |
“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缩短了心与心的距离;住在农家的炕头上,收获的不只是建议。我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我的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走近你、读懂你、为了你、依靠你。”这是中央电视台某节目的开卷语。这一开卷语是为了强调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是创造历史的源泉
③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决定社会历史的性质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辽宁”号的前身为“瓦良格”号。“瓦良格”号总设计师瓦列里·巴比奇于2013年10月24日接受俄罗斯《军工综合体》记者的采访时表示,“辽宁”舰在中国整修和服役后,对其进行了改装和创新,许多方面已超越原有设计,达到所需的技术要求,尤其是锅炉和舰载机远胜过原版,作战性能将更胜一筹。“辽宁”号大放异彩的原因是
①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实现了思维创新
②在批判性思维的指引下找到了新思路
③在辩证否定的过程中实现了理念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④在先否定传统继而创新理念的实践中实现了自身的发展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必须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新的历史条件要求我们与时俱进,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与创新。之所以要强调创新,是因为
①辩证否定观要求必须树立创新意识②创新能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③只有创新才能否定过去,开创未来④创新能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④ | D.③④ |
核能的开发利用使人类面临放射性物质外泄、核扩散、核恐怖主义等安全威胁,但是核能在缓解世界能源紧缺和保护环境方面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利益是毋庸置疑的。在2012年3月召开的首尔核安全峰会上,我国表示将坚持科学理性的核安全理念,增强核能发展信心。下列古语中与上述材料的哲学依据相近的有
①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②小疵不足以损大器,短疾不足以累长才
③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④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