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大公报》载文说: “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A.甲午战争爆发 B.中华民国建立 C.抗日战争爆发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抗日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口号反映时代特色,“老子反动儿混蛋”、“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砸烂公检法”。这些出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口号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 B.国家政治体制建设倒退
C.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 D.民主与法制横遭践踏

1961年6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谈时说:“如果台湾归还祖国,中国就可以进联合国。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据此材料得出的结论中,最恰当的是()

A.毛泽东当时已经提出“一国两制”
B.和平统一台湾是建国以来的既定方针
C.毛泽东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一国两制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前提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这说明新中国()

A.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D.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这种制度,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能够保证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充满活力与富有效率的有机统一。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个制度……” “这个制度”是指中国的()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民主集中制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下图所示为抗日战争时期一次重大战役,该战役()

A.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B.把中国的抗战带入了相持阶段
C.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战役
D.在敌后战场有效牵制了日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