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6年12月,有位西方人士指出:“中国的竞争性文士考试制度是……得到每一个朝代每一位皇帝的认可和支持,得到人民普遍的赞同和接受。”这是因为它
A.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 |
B.有利于束缚人们思想 |
C.避免了地方割据现象出现 |
D.维护了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 |
“西纪一千五六百年之交,全欧沿岸诸民族,各以航海业相竞。……□□□沿亚非利加南岸,逾好望角,达印度,回航以归欧洲。” 在□□□填写的航海家应是
A.迪亚士 | B.达伽马 |
C.哥伦布 | D.麦哲伦 |
阅读下列近代史西方科技在上海、重庆出现的时间表,从中可以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技术门类 |
西方发明 |
上海 |
重庆 |
铁路 |
1825年 |
1876年 |
1934年 |
电话 |
1876年 |
1882年 |
1912年 |
电灯 |
1881年 |
1882年 |
1906年 |
汽车 |
1883年 |
1901年 |
1928年 |
无线电 |
1896年 |
1909年 |
1928年 |
①中国充分吸收了西方工业革命成果
②中国近代化进程从沿海向内地扩展
③交通通讯改变着中国近代城市生活
④民族资本主导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③④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引起上述社会风貌变化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C.辛亥革命 | D.五四运动 |
晚清外交家黄遵宪在一首咏物诗中写道:“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既非君手书,又无君默记。……况经三四译,岂能达人意!”诗中歌咏的新奇事物是
A.邮政 | B.电话 |
C.电报 | D.电影 |
某同学就“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归纳出下列四项“中国第一”,其中不准确的是
A.《申报》是中国第一份近代化报刊 | B.《定军山》是中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 |
C.唐胥铁路是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 | D.中国第一条自建电报线出现于台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