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该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中法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日俄战争 D.抗日战争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中日邦交正常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美国托马斯·潘恩在1776年撰写的《常识》中认为英国政体是“君主政体暴政和贵族政治暴政的残余。”这两种“暴政的残余”分别是指

A.国王和上议院 B.国王和内阁 C.国王和下议院 D.内阁和上议院

苏联解体以后有一个民意调查。2003年,俄罗斯科学院综合社会研究所在全俄进行了有代表性的问卷调查,让受询者对俄罗斯五个时代——1917年以前的俄罗斯,斯大林时代,勃列日涅夫时代,叶利钦时代,普京时代进行评价。调查结果,勃列日涅夫时期有4项正面指标得分最高,其中最不可能的是

A.有社会保障 B.科学与技术有成就 C.工业强大 D.有公民和政治自由

建国初,周恩来在参与某次国际活动时说:“如今……我们登上国际舞台了,因此要唱文戏,文戏中有武戏,但总归是一个正规戏、舞台戏。有几个兄弟国家参加,要配合,要有板有眼,都要合拍。又是第一次唱,所以还要本着学习的精神。”材料中的“正规戏、舞台戏”反映了新中国哪一外交成就?

A.访问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接见印度代表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参加日内瓦会议,就印度支那和平行动提出合理化建议
D.参加亚非会议,宣传和扩大“求同存异”外交策略

近年来,出版了大量与蒋介石有关的书籍:《蒋介石传》、《蒋介石与汪精卫》、《蒋介石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蒋介石日记揭秘》等等,蒋介石的形象也从单一走向多元。其反映的实质是

A.学术研究逐渐走向客观 B.革命史观的消失
C.对曾经的政治领袖好奇 D.两岸关系缓和、国共两党关系改善

图为我国某城市中的康有为塑像,头戴举人帽,身穿黄袍马褂。下列说法比较可信的是

A.康有为是个因循守旧、保守传统的举人
B.康有为坚持儒家传统和君主制,其立宪思想有进步性
C.康有为虽为大儒,但彻底摆脱了封建思想,投身维新运动
D.康有为提醒国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应完全保留,不得改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