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
|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
|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
| D.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思想 |
1988年法国总统密特朗发布行政令,将欧洲一体化先驱让·莫内的骨灰迁入“先贤祠”,让他与卢梭、雨果等伟人安息在一起。让·莫内推动的欧洲经济一体化始于
| A.关税同盟建立 | B.欧洲共同体成立 |
| C.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 D.欧盟成立 |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是



①②③④
|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二次大战后,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而空前稳固,这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成为可能。下列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源于1944年一次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
②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统治地位
③对世界经济的复兴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④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斯大林
| A.充分调动了农工的生产积极性 |
| B.完善了苏联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
| C.借用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
| D.开创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
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迟了,那就要失败。”这段话表明斯大林强调在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是为了
| A.对抗马歇尔计划 | B.对付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 |
| C.打破冷战僵局 | D.按计划调配人力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