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反应2X(g)+Y(g)
2Z(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于K=c2(Z)/[c2(X)·c(Y)],随着反应的进行,Z的浓度不断增大,X,Y的浓度不断减小,平衡常数不断增大 |
| B.当温度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使K变小;增大生成物的浓度,使K增大 |
| C.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逆反应便立即停止了 |
| D.温度发生变化,上述的K值也发生变化 |
下列各组离子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无色溶液中:Na+、CO32-、K+、ClO-、AlO2- |
| B.能与金属铝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中:K+、NO3-、Cl-、NH4+ |
| C.pH= 12的溶液中:Na+、Ba2+、NO3-、Cl- |
| D.无色透明溶液:K+、HCO3-、NO3-、SO42-、Fe3+ |
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过程中,涉及到下列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
|||
| A.将海带灼烧成灰 |
B.过滤得含I-溶液 |
C.萃取后放出碘 的CCl4溶液 |
D.分离碘并回收CCl4 |
用石墨电极电解CuCl2溶液(见下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通电使CuC12发生电离 |
| B.a端是直流电源的负极 |
| C.阳极上发生的反应:Cu2++2e- ="=" Cu |
| D.通电一段时间后,在阴极附近观察到黄绿色气体 |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解释 |
| A. |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 |
产生无色气体 |
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
| B. |
新制Fe(OH)2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 |
白色固体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
说明Fe(OH)2易被氧化成Fe(OH)3 |
| C. |
在CuSO4溶液中加入KI溶液,再加入苯,振荡 |
上层呈紫红色,下层有白色沉淀生产 |
铜离子可以氧化碘离子,白色沉淀可能为CuI |
| D. |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标准状况下VL氨气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mL,质量分数为ω,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