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索镁粉与溴水反应的机理,做了如下四组实验:
①将镁粉投入冷水中,未见任何现象;②将镁粉放入溴水中,观察到只是开始时产生极少量的气泡,但溴水的颜色逐渐褪去;③将镁粉放入液溴中,未观察到任何明显现象;④向含足量镁粉的液溴中滴加几滴水,观察到溴的红棕色很快褪去。则下列关于镁与溴水的反应机理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
A.镁粉只直接与溴水中的溴反应 | B.镁粉在水的催化下与溴发生反应 |
C.产生极少量的气泡是由于镁粉与水反应得到 | D.镁粉只与溴水中的酸反应 |
下列溶液中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pH=4的0.1 mol·L-1的NaHC2O4溶液中:c(HC2O4-)>c (H2C2O4)>c(C2O42-) |
B.0.1 mol·L-1的NaHCO3溶液中:c(OH-)=c(H+)+ c(HCO3-)+2c(H2CO3) |
C.常温下,将醋酸钠、盐酸两溶液混合呈中性的溶液中:c(Na+)>c(Cl—)=c(CH3COOH) |
D.常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溶液:①(NH4)2SO4②NH4Cl③(NH4)2Fe(SO4)2中c(NH4+):①<②<③ |
下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图示变化的是
物质编号 |
物质转化关系 |
a |
b |
c |
d |
① |
![]() |
FeCl2 |
FeC13 |
Fe |
CuCl2 |
② |
NO |
NO2 |
N2 |
HNO3 |
|
③ |
Na2O |
Na2O2 |
Na |
NaOH |
|
④ |
Al2O3 |
NaAlO2 |
Al |
Al(OH)3 |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
下述转化关系可用于合成解痉药奥昔布宁的前体(化合物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物甲的分子式为C10H10O3,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团有醛基和酯基 |
B.化合物乙能发生消去反应,且生成的有机物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 |
C.化合物乙与NaOH水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丙 |
D.化合物丙能和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
下列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
A.硫化亚铁溶于足量的稀硝酸中:FeS + 2H+ = Fe2+ + H2S↑ |
B.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H++SO42—+Ba2++OH—=BaSO4↓+ H2O |
C.向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2Fe2++2Br-+2Cl2=2Fe3++Br2+4Cl- |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和Ba(OH)2溶液混合: |
HCO3- + Ba2+ + OH- = BaCO3↓+ 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KCl与MgO的晶体结构跟NaCl的晶体结构相似,则晶体的熔点:MgO>KCl>NaCl
B 向滴有酚酞的碳酸钠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溶液褪色
C.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OH)3胶体>Fe(OH)3悬浊液>FeCl3溶液
D.Na2O、MgO、Al2O3均属于碱性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