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和滴定法确定某烧碱样品的浓度,试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准确称取一定量的样品,配成500 mL待测溶液。称量时,样品可放在 (填编号字母)上称量
(A)小烧杯 (B)洁净纸片 (C)直接放在托盘上
(2)滴定时,用0.2000mol·L-1的盐酸来滴定待测溶液,不可选用 (填编号字母)作指示剂。 (A)甲基橙 (B)石蕊 (C)酚酞
(3)若选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终点的判断依据是 ,此时溶液显 性。
(4)根据下表数据,计算被测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mol·L-1。
| 滴定次数 |
待测溶液体积(mL) |
标准酸体积 |
|
| 滴定前的刻度(mL) |
滴定后的刻度(mL) |
||
| 第一次 |
10.00 |
0.40 |
20.50 |
| 第二次 |
10.00 |
4.10 |
24.00 |
| 第三次 |
10.00 |
0.40 |
21.50 |
(5)下列实验操作会对滴定结果产生的后果。(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观察酸式滴定管液面时,开始俯视,滴定终点平视,则滴定结果 。
②若将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然后再加入10.00mL待测液,则滴定结果 。
(15分,请都用字母序号填写,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有下列几种晶体:
| A.SiC |
| B.CO2 |
| C.水晶 |
| D.白磷 |
E.晶体氩
F.氯化铵
G.金刚石
H.铁
(1)其中经常用作玻璃刀刀头的是
(2)属于原子晶体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含有共价键的离子晶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受热熔化后化学键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
(5)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分)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工业上用天然气为原料,分为两阶段制备甲醇:
(i)制备合成气:CH4(g)+H2O(g)
CO(g)+3H2(g)
(ii)合成甲醇:CO(g)+2H2(g)
CH3OH(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合成气:将1.0mol CH4和2.0mol H2O(g)通入反应室(容积为100L),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i);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已知100℃时达到平衡的时间为5min,则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氢气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H2) =。
②图中p1p2(填“<”、”“>”或“=”)。
③为解决合成气中H2过量而CO不足的问题,原料气中需添加CO2,发生反应如下:
CO2(g)+H2(g)
CO(g)+H2O(g),为了使合成气配比最佳,理论上原料气中甲烷与二氧化碳体积比为。
(2)合成甲醇:在Cu2O/ZnO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向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 CO(g)和2mol H2(g),发生反应(ii),反应过程中,CH3OH的物质的量(n)与时间(t)及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反应(ii)需在(填“高温”或“低温”)才能自发进行。
②据研究,反应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为Cu2O,反应体系中含少量的CO2 有利于维持Cu2O的量不变,
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③在500℃恒压条件下,请在上图中画出反应体系中n(CH3OH)随时间t变化的总趋势图。
(3)工业上可通过甲醇羰基化法制取甲酸甲酯,其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H3OH(g)+CO(g)
HCOOCH3(g)
,科研人员对该反应进行了研究,部分研究结果如下:
①从反应压强对甲醇转化率的影响“效率”看,工业制取甲酸甲酯应选择的压强是。 (填“3.5×106Pa”、“4.0×106Pa”或“5.0×106Pa”)。
②实际工业生产中采用的温度是80℃,其理由是。
(18分)
Ⅰ.(7分)次磷酸(H3PO2)是一种一元中强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试回答下列问题:
(1)P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NaH2PO2为(填“正盐”或“酸式盐”),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3)H3PO2可将溶液中的银离子还原为银单质,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则该反应的氧化产物的化学式为。
Ⅱ.(11分)某无机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4。在一定条件下,SCl2与氨完全反应生成A和淡黄色单质B及离子化合物X,且X的水溶液的pH<7。将18.4gA隔绝空气加强热可得到12.8g B和气体单质C。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C的电子式为。
(2)写出SCl2与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亚硝酸钠和X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填“可能”或“不能”)发生反应,判断理由是。
(4)请设计检验物质X的实验方案:。
有A、B、C三种有机物,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试回答有关问题:
(1)A与C的关系为。
(2)A→B的反应类型为。
(3)B→C的化学方程式为。
(4)1mol A与足量H2发生反应,最多消耗mol H2;A经加聚反应所得聚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16分)工业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释放出大量氮氧化物(NOx)、CO2、SO2等气体,严重污染空气。对废气进行脱硝、脱碳和脱硫处理可实现绿色环保、废物利用。
Ⅰ.脱硝:已知:H2的热值为142.9KJ·g-1
N2(g)+2O2(g)=2NO2(g) △H=+133kJ·mol-1
H2O(g)=H2O(l) △H=-44kJ·mol-1
催化剂存在下,H2还原NO2生成水蒸气和其它无毒物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Ⅱ.脱碳: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CO2、6mol H2,在适当的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
CO2(g)+3H2(g)
CH3OH(l)+H2O(l)
(1)①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填“低温”、“高温”或“任意温度”)
②下列叙述能说明此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平均式量保持不变
b、CO2和H2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c、CO2和H2的转化率相等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e、1mol CO2生成的同时有3mol H-H键断裂
③CO2的浓度随时间(0~t2)变化如下图所示,在t2时将容器容积缩小一倍,t3时达到平衡,t4时降低温度,t5时达到平衡,请画出t2~t6CO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2)改变温度,使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 △H<0 中的所有物质都为气态。起始温度体积相同(T1℃、2 L密闭容器)。反应过程中部分数据见下表:
| 反应时间 |
CO2(mol) |
H2(mol) |
CH3OH(mol) |
H2O(mol) |
|
| 反应I 恒温恒容 |
0 min |
2 |
6 |
0 |
0 |
| 10min |
4.5 |
||||
| 20min |
1 |
||||
| 30min |
1 |
||||
| 反应II 绝热恒容 |
0 min |
0 |
0 |
2 |
2 |
①达到平衡时,反应I、II对比:平衡常数K(I)K(II)(填“>”、“<”或“=”下同);平衡时CH3OH的浓度c(I)c(II)。
②对反应I,前10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CH3OH)=,在其它条件不变下,若30min时只改变温度为T2℃,此时H2的物质的量为3.2mol,则T1T2(填“>”、“<”或“=”)。
若30min时只向容器中再充入1 mol CO2(g)和1 mol H2O(g),则平衡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