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西部是我国两大河流的源头。长期以来,人们只知道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而不知道自然还会报复人类。近几年来,人们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乱砍滥伐,毁林开荒,致使长江上游森林覆盖率由50年代的30%以上下降到目前的10%左右。长江上游每年冲向长江的泥沙多达6。8亿吨,造成了严重的恶果。
中央指出,西部大开发要把戏生态环境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坚持不懈地搞好生态林工程和水土流失治理,加大退耕还林和发展生态农业的力度,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论的知识说明,在西部大开发中,怎样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

材料二: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国八条”提出,各地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合理确定本地区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支持居民自住性住房消费。抑制投机性购房,大力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大对圈地不建、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材料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1年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000万套,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将在2010年基础上增长70%以上,并要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50万套。
材料四:2011年4月6日中国未成年人专属网报道,位于北京西城区陶然亭粉房社区内拥有百年历史的各色会馆,其中包括梁启超曾居住的“饮冰室”。如今,该社区的粉房琉璃街、潘家胡同,都披上了大大的“拆”字。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北京的会馆正逐步减少,专家称文化遗产不应拆。
(1)材料一中的走势图和漫画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请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才能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2)结合材料二,说明新建住房价格不同控制目标提出的哲学依据。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做法的原因。
(4)结合材料四,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

( 10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目前,“室内环境污染”成为继“煤烟污染”和“光化学污染”之后的全球第三大空气污染问题。调查统计,人们在家中度过的时间平均占66%,由此可见,不良的室内空气对人类健康造成最直接的伤害,伤害最大的是呆在室内时间最长的人—老人和小孩。我国每年由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死亡人数已达11.1万人,平均每天大约死亡304人。室内环境中的化学性污染物主要来自装修、家具、玩具、煤气热水器、杀虫喷雾剂、化妆品、厨房的油烟等,工厂排放废气、废水,医用废物等也相当常见。
(1)保护环境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规范之一。请谈谈应怎样树立和遵守社会公德。
(2)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我们应怎样避免受到“生活中的环境污染”的伤害。

( 10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某市2011年两会期间,报社开辟《请代表委员讲话》专栏,记者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出民众最关注的房价、交通出行、物价上涨、入学难等十大话题,市人大代表提出57件议案,大多聚焦民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市长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为实现2011年“十二五”开局之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政府必须扎实做好推进民生项目建设工作。该《政府工作报告》经代表委员审议讨论,顺利表决通过。
(1)上述材料表明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实行
(2)根据上题答案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阐述该市人大应如何推动政府抓好民生项目的建设工作?

材料一 2010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文彰显着“教育要优先,育人为根本”的理念。
材料二 2011年1月3日,重庆卫视推出全新版面,全天候全力打造“中国红”频道特色。以大型电视栏目《信念》领衔,评述杰出人物,感悟崇高信念;《经典电影赏析》搜罗红色经典电影,带领观众重新领略“最有价值”作品的魅力;《记忆》、《民生》等多个红色栏目合力打造“红色时段”。 重庆卫视此番改版,在全国独树一帜独具红色魅力。
(1)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说明《纲要》为什么要彰显“教育要优先,育人为根本”的理念。
(2)结合材料,请从《文化生活》民族精神角度,谈谈你对重庆卫视全力打造“中国红”频道的认识。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铁路飞速发展,现已迎来高铁时代。高铁的陆续开通影响着中国经济的运行节奏,推动着中国经济格局进行深刻调整;高铁也将进一步推动城乡协调和谐发展。
材料二由新华社发起、全国多家网站与地方都市报、手机报共同参与的“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度网络人物评选活动,通过网络、平面媒体、移动媒体的结合,让虚拟世界中的人物走入现实。参加此次评选的候选人,均由网络推荐,都是原本散布民间、默默无闻的草根英雄。但一个个平凡、坚韧、善良、敢于担当的“小人物”的不平凡事迹,透过媒体,牵动着无数人内心深处最敏感、最脆弱的东西——人性最本真的情与爱。
材料三宁波“新老市民共建共享融合模式”荣获由中央党校、民政部等有关部门组织评选的首届“中国社会创新奖”。宁波市社会融合组织是由区(村)党支部、社区居委会(村民委员会)管理和协调,具有民间性、社会性、共建性、公益性、融合性等特点,成为新老市民交流沟通、政治参与、共同服务、组织动员和融合共进的桥梁和纽带。这一模式使宁波市外来人员实现了由“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到“新宁波人”、“新市民”的转变,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发展。
(1)结合材料,分析我国髙铁的快速发展对实现国民经济科学发展的积极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网络人物评选活动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启示。
(3)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宁波实践“新老市民共建共享融合模式”的意义。
(4)简要分析宁波外来人员称呼的改变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