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2005年进行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显示,我国男女人口比例为106.30:100。新生儿性别比例失调,说明重男轻女观念仍然存在。下列关于这种观念形成的历史原因,表述最恰当的是

A.宗法制 B.科举制 C.近代新式教育的推广 D.郡县制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明清时期科技的衰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世纪80年代初期,大量知青和工人返回城市,为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同时规定“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7人,企业主自己也必须从事劳动”。这说明()

A.城市经济改革已摆脱计划经济束缚
B.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己经建立
D.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指出:“关起门有两种,一种是对国外;还有一种是对国内,就是一个地区对另外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对另外一个部门”,我们的经济改革“就是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也是对内开放”。下列对“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两者主要目的分别是改善外交关系与发展国内经济
②两者都起到了开拓市场、助推经济的作用
③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相互促进
④两者都具有经济体制改革性质

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下图反映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的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经济建设缺乏计划性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的错误严重泛滥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施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中说,“在中国经济史上,私营企业在1956年的集体消亡是独一无二的事件。……在百年现代化历程中,这是第五次,也是最彻底的国进民退”。导致私营企业“集体消亡”的直接因素是()

A.土地改革的进行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人民公社的建立

费正清和迈克法夸尔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6-1965)》第一部分的标题就是“效仿苏联”。我国学者武力也指出:“从1953年开始,中国同时走上快速工业化和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道路”。以下不可以用来证明该观点的是()

A.采用赎买政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B.以重工业为重点的工业化
C.中国实行农业集体化
D.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