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据A-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1)~ (4)小题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5)~(7)小题按题目要求回答。
族 周期 |
I A |
Ⅱ A |
Ⅲ A |
Ⅳ A |
Ⅴ A |
Ⅵ A |
Ⅶ A |
O |
1 |
A |
|
|
|
|
|
|
|
2 |
|
|
|
D |
E |
|
G |
I |
3 |
B |
|
C |
|
F |
|
H |
|
(1)表中元素,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只有负价而无正价的是 ,氧化性最强的单质是 ,还原性最强的单质是 .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 ,酸性最强的是 。
(3)A分别与D、E、F、G、H形成的化合物中,最稳定的 ,
(4)在B、C、E、F、G、H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
(5)A和E组成化合物类型 (填“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它比A和F组成化合物的沸点 (填“高”或“低”),原因是
(6)用电子式表示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形成过程
(7)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和C的最高价氧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对一份白色固体,经过初步分析得知,其含有Na2CO3、Na2SO4、NaCl、CuSO4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甲、乙两位同学为了进一步确定这份白色固体的组成成分而进行了如下实验,但实验中的有些问题还需你来作答。
(1)甲取少量白色固体在试管内用水溶解,结果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因此,甲说肯定有一种物质不存在。这种物质的化学式是 。
(2)甲接着向那支试管内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和稀硝酸,结果是先产生了白色沉淀,后又有部分沉淀消失并产生无色气体。因此,甲又说肯定有两种物质存在。这两种物质是 、 。
(3)乙将甲所得混合物进行过滤,取滤液约2mL盛于另一支洁净的试管里,然后向该试管内加入稍过量的AgNO3溶液和稀硝酸,结果也产生了白色沉淀。因此,乙说那份白色固体中肯定有NaCl。你认为乙的结论
(填“对”或“不对”),理由是 。
在H+、Mg2+、Fe2+、S2-、I-、S中,只有氧化性的是______ ,只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_。在K2Cr2O7+14HCl=2KCl+2CrCl3+3Cl2↑+7H2O反应中, 是氧化剂; 是还原剂;电子转移的总数是 。
钠、氯及其化合物有如下转化关系,请按要求填空:
(1)金属钠的密度比水 ,实验室中金属钠通常保存在 中。一小块金属钠投入水中的反应方程式是 。
(2)Na2O2 是 色的固体,Na2O2 的重要用途是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
(3)通常情况下,为了防止污染环境,在做完实验后,多余的氯气应用NaOH溶液吸收,其化学方程式为 。
(4)新制的氯水滴入AgNO3溶液中,观察到 现象,原因是 。
现有下列物质:①碳酸钠 ②氧化钠 ③二氧化硅 ④铁 ⑤氧气 ⑥氢氧化钙 ⑦硫酸请将上述物质按下列要求分类,并将其序号填入空白处:
(1)按组成分类,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酸的是 ,属于碱的是 ,属于盐的是 。
(2)写出①分别与⑥、⑦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时加热NaHCO3饱和溶液,测得该溶液的pH发生如下变化:
温度(℃) |
10 |
20 |
30 |
加热煮沸后冷却到50 ℃ |
pH |
8.3 |
8.4 |
8.5 |
8.8 |
甲同学认为:该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HCO的水解程度增大,碱性增强。
乙同学认为:该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NaHCO3受热分解,生成了Na2CO3,并推断Na2CO3的水解程度________NaHCO3的水解程度(填“大于”或“小于”)。
丙同学认为甲、乙的判断都不充分。丙认为:
(1)只要在加热煮沸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试剂X,若产生沉淀,则________(填“甲”或“乙”)的判断正确。试剂X是________。
A.Ba(OH)2溶液 B.BaCl2溶液 C.NaOH溶液 D.澄清石灰水
(2)将加热煮沸后的溶液冷却到10 ℃,若溶液的pH________8.3(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则________(填“甲”或“乙”)判断正确。
(3)查阅资料,发现NaHCO3的分解温度为150 ℃,丙断言________(填“甲”或“乙”)判断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NaHCO3饱和水溶液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c(Na+)=c(HCO3-)+c(CO32-)+c(H2CO3)
b.c(Na+)+c(H+)=c(HCO3-)+c(CO32-)+c(OH-)
c.HCO3-的电离程度大于HCO3-的水解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