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文献资料显示某地区的酸雨主要为硫酸型和盐酸型酸雨。某兴趣小组对酸雨进行实验研究:
(1) 提出合理的假设:该酸雨中的溶质除H2SO4、HCl外,该小组同学根据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预测主要溶质还一定有           
(2)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以上假设。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限选试剂及仪器:盐酸、硝酸、BaCl2溶液、Ba(OH)2溶液、AgNO3溶液、紫色石蕊试液、品红溶液、烧杯、试管、胶头滴管。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适量酸雨于A、B两支洁净试管中,待用。
 
步骤2:往A试管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静置,过滤。
 
步骤3:取少量步骤2得到的滤渣加入足量的盐酸。
                      
步骤4:取少量步骤2得到的的滤液,加入                   
                                                        
 
                      
步骤5:往B试管中加入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石蜡油分解制乙烯及乙烯的化学性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化学工业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支撑。氯的许多化合物既是重要化工原料,又是高效、广谱的灭菌消毒剂。回答下列问题:

(1)氯气是制备系列含氯化合物的主要原料,可采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来制取。装置中的离子膜只允许   离子通过,氯气的逸出口是    (填标号)。

(2)次氯酸为一元弱酸,具有漂白和杀菌作用,其电离平衡体系中各成分的组成分数δ[δ(X) = c ( X ) c ( HClO ) + c ( Cl O ) ,X为HClO或ClO ]与pH的关系如图(b)所示。HClO的电离常数K a值为    

(3)Cl 2O为淡棕黄色气体,是次氯酸的酸酐,可由新制的HgO和Cl 2反应来制备,该反应为歧化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为同一种物质的反应)。上述制备Cl 2O的化学方程式为    

(4)ClO 2常温下为黄色气体,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是一种广谱杀菌剂。一种有效成分为NaClO 2、NaHSO 4、NaHCO 3的"二氧化氯泡腾片",能快速溶于水,溢出大量气泡,得到ClO 2溶液。上述过程中,生成ClO 2的反应属于歧化反应,每生成1mol ClO 2消耗NaClO 2的量为    mol;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    

(5)"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不可与酸性清洁剂混用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工业上是将氯气通入到30%的NaOH溶液中来制备NaClO溶液,若NaClO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1%,则生产1000kg该溶液需消耗氯气的质量为    kg(保留整数)。

有机碱,例如二甲基胺( )、苯胺( )、吡啶( )等,在有机合成中应用很普遍,目前"有机超强碱"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以下为有机超强碱F的合成路线:

已知如下信息:

①H 2C=CH 2 乙二醇二甲醚 / CC l 3 COONa

+RNH 2 2 HCl NaOH

③苯胺与甲基吡啶互为芳香同分异构体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    

(2)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   

(3)C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   

(4)由C生成D的反应类型为  

(5)D的结构简式为   

(6)E的六元环芳香同分异构体中,能与金属钠反应,且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组峰,峰面积之比为6:2:2:1的有   种,其中,芳香环上为二取代的结构简式为   

Goodenough等人因在锂离子电池及钴酸锂、磷酸铁锂等正极材料研究方面的卓越贡献而获得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Fe 2+与Fe 3+离子中未成对的电子数之比为    

(2)Li及其周期表中相邻元素的第一电离能(I 1)如表所示。I 1(Li)>I 1(Na),原因是    。 I 1(Be)>I 1(B)>I 1(Li),原因是  

I 1/(kJ•mol 1

Li

520

Be

900

B

801

Na

496

Mg

738

Al

578

(3)磷酸根离子的空间构型为    ,其中P的价层电子对数为    、杂化轨道类型为    

(4)LiFePO 4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如(a)所示。其中O围绕Fe和P分别形成正八面体和正四面体,它们通过共顶点、共棱形成空间链结构。每个晶胞中含有LiFePO 4的单元数有    个。

电池充电时,LiFePO 4脱出部分Li +,形成Li 1 xFePO 4,结构示意图如(b)所示,则x=   ,n(Fe 2+):n(Fe 3+)=    

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产品。接触法制硫酸生产中的关键工序是SO 2的催化氧化:SO 2(g) + 1 2 O 2(g) 钒催化剂 SO 3(g)△H=﹣98kJ•mol 1.回答下列问题:

(1)钒催化剂参与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a)所示,V 2O 5(s)与SO 2(g)反应生成VOSO 4(s)和V 2O 4(s)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当SO 2(g)、O 2(g)和N 2(g)起始的物质的量分数分别为7.5%、10.5%和82%时,在0.5MPa、2.5MPa和5.0MPa压强下,SO 2平衡转化率α随温度的变化如图(b)所示。反应在5.0MPa、550℃时的α=   ,判断的依据是   。影响α的因素有   

(3)将组成(物质的量分数)为2m% SO 2(g)、m% O 2(g)和q% N 2(g)的气体通入反应器,在温度t、压强p条件下进行反应。平衡时,若SO 2转化率为α,则SO 3压强为   ,平衡常数K p  (以分压表示,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4)研究表明,SO 2催化氧化的反应速率方程为:v=k( α α 1) 0.8(1﹣nα′)式中:k为反应速率常数,随温度t升高而增大;α为SO 2平衡转化率,α′为某时刻SO 2转化率,n为常数。在α′=0.90时,将一系列温度下的k、α值代入上述速率方程,得到v~t曲线,如图(c)所示。

曲线上v最大值所对应温度称为该α′下反应的最适宜温度t m.t<t m时,v逐渐提高;t>t m后,v逐渐下降。原因是   

为验证不同化合价铁的氧化还原能力,利用下列电池装置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由FeSO 4•7H 2O固体配制0.10mol•L 1FeSO 4溶液,需要的仪器有药匙、玻璃棒、   (从下列图中选择,写出名称)。

(2)电池装置中,盐桥连接两电极电解质溶液。盐桥中阴、阳离子不与溶液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且电迁移率(u )应尽可能地相近。根据下表数据,盐桥中应选择   作为电解质。

阳离子

u ×10 8/(m 2•s 1•V 1

阴离子

u ×10 8/(m 2•s 1•V 1

Li +

4.07

HCO 3

4.61

Na +

5.19

NO 3

7.40

Ca 2+

6.59

Cl

7.91

K +

7.62

SO 4 2

8.27

(3)电流表显示电子由铁电极流向石墨电极。可知,盐桥中的阳离子进入   电极溶液中。

(4)电池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铁电极溶液中c(Fe 2+)增加了0.02mol•L 1.石墨电极上未见Fe析出。可知,石墨电极溶液中c(Fe 2+)=   

(5)根据(3)、(4)实验结果,可知石墨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铁电极反应式为   。因此,验证了Fe 2+氧化性小于   ,还原性小于   

(6)实验前需要对铁电极表面活化。在FeSO 4溶液中加入几滴Fe 2(SO 43溶液,将铁电极浸泡一段时间,铁电极表面被刻蚀活化。检验活化反应完成的方法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