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0.1molC3H6Cl2中化学键总数为NA |
B.42g乙烯中含碳原子数为3NA |
C.标准状况下,1L苯完全燃烧生成的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6/22.4)NA |
D.0.1mol乙醇完全燃烧所消耗的氧分子数一定为0.3NA |
下列过程是非自发的是
A.水由高处向低处流 | B.天然气的燃烧 | C.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 | D.室温下水结成冰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 |
B.生成物全部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时, 反应为吸热反应 |
C.为了提高煤的利用率,常将煤气化或直接液化后燃烧。煤气化或直接液化属于物理变化 |
D.反应产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反应吸热,ΔH>0 |
一定温度下,将CI2缓缓通入水中至饱和,然后向所得饱和氯水中滴加0.1mol/L的NaOH溶液,溶液PH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点①所示溶液中c(H+) =c(C l-)+c(HClO)+c(OH-) |
B.点②所示溶液中:c(H+)>c(Cl-)>c(ClO-)>c(HClO) |
C.点③所示溶液中:c(Na+)=2c(ClO-)+c(HClO) |
D.点④所示溶液中:c(Na+)>c(ClO-)>c(Cl-)>c(HClO) |
图1是金属锌板上贴上一张用某溶液浸湿的滤纸,图2是NaBH4/H2O2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2电池放电过程中,Na+从负极区向正极区迁移
B.图2电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BH4--8 e-+8OH-=BH2-+6H2O
C.若用硫酸鈉和酚酞溶液浸湿滤纸,用导线将a、b直接相连,则铅笔芯C点处出现红色
D.若用KI淀粉溶液浸湿滤纸,用导线将a、b与A、B电极相连,铅笔芯c点处出现蓝色,则b接的是A电极
若按图甲装置进行实验,图乙中x 、y分别表示流入电极的电子、产物的物质的量。若将图甲装置中的溶液改为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USO4和NaCI溶液的混合液,电解过程中溶液的PH(设电解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丙所示。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OE表示反应生成CU的物质的量 |
B.OF表示反应生成O2的物质的量 |
C.bc 段阳极产物是Cl2 |
D.cd段电解的物质是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