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一文中指出,“能利用各地各时的直接材料,……材料愈扩充,学问愈进步,……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等学,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具,……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对于上述观点理解最恰当的是
| A.傅斯年突出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
| B.傅斯年主张在史学研究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 |
| C.傅斯年认为历史学应该涵盖各种学科 |
| D.傅斯年重史学的客观性而不重史家的主观取向 |
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迅速发展为一场政治运动,其关键是( )
| 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顺应历史潮流 |
| B.维新派争取了光绪皇帝和袁世凯的支持 |
| C.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
| D.维新派得到了爱国志士和知识分子的拥护 |
下列观点符合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是()
| A.夫不可变者,伦纪、圣道心术也,非器械艺也 |
| B.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
| C.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之潮流,顺者昌,逆者亡 |
| D.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二者行斯强也 |
《盛世危言》中有这样一段话:自中外通商以来,彼族动肆横逆,我民日受欺凌,凡有血气孰不欲结发厉戈求与彼决一战哉!……我之商务一日不兴,则彼之贪谋亦一日不辍。纵令猛将如云,舟师林立,而彼族谈笑而来,鼓舞而去,称心餍欲,孰得而谁何之哉?吾故得以一言断之曰:“习兵战不如习商战。”依据材料推断其作者是()
| A.魏源 | B.李鸿章 | C.郑观应 | D.康有为 |
下列关于钓鱼岛的相关记载,最能说明钓鱼岛列岛属于中国领土的是()
| A.1534年,明朝册封使陈侃所著《使琉球录》(琉球,指当时的琉球群岛,今属日本冲绳县)记载,“过平嘉山,过钓鱼岛屿,过黄毛屿,……目不暇接” |
| B.1556年,郑舜功赴日本考察后所著的《日本—鉴》中记载:“……相去回头(回头,指回头屿)百六十里,钓鱼屿,小东(管辖)小屿也(小东,明朝人对台湾的一种称呼)” |
| C.1785年日本人林子平在《三国通览图说》附图中,将钓鱼台(即钓鱼岛)等岛屿的着色与中国大陆相同,与琉球不同 |
| D.1876年日本陆军参谋局绘制的《大日本全图》中不包括钓鱼岛列岛 |
有人说“日本近年来奇迹般的成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近毁灭性的失败,都孕育在明治维新中”。对此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
| A.日本因明治维新而走向富强 |
| B.明治维新使日本在富强中走向战争 |
| C.日本因明治维新而走向战争 |
| D.明治维新使日本在战争中走向富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