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海防是指国家为保卫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维护海洋权益,在沿海地区和海疆进行防卫和管理活动的统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千多年前,地中海孕育了希腊雅典舰队、罗马舰队、威尼斯舰队等强大舰队,成为近代海军的摇篮,导致海权意识的早熟。古代中国虽有漫长的海岸线,陆权主义却极其浓厚,海军和海权意识很难在中国萌发出来。             ——摘编自《世界海军发展史略》
材料二 沿海水师,率皆老弱无用,军器率多残缺,并不修整。又战船率用薄板旧钉,遇击即破,并不计及夷器之凶利坚固,作何抵御?似此废驰,何以肃边威远?
——摘自《鸿胪寺卿黄爵滋敬陈六事疏》(1835年)
材料三 “甲午一役,威海水陆之防,既毁于日本……”“东三省海防,奉天尤重。自日占旅、大,辽东半岛藩篱尽撤。”                                  ——摘自《清史稿》
材料四  国际在线报道:自从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2012年9月25号正式交接入列以来,全舰官兵按计划迅速投入紧张的出海训练和科研试验任务中。截至目前,全舰已经完成上百个训练科目和试验项目。日前,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歼-15型喷气式战斗机也顺利完成了起降飞行训练,引起国际社会的广为关注。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为什么地中海成为海军和海权意识的摇篮,而古代中国却很难萌发海军和海权意识?
(2)根据材料二,概括黄爵滋所揭示的问题。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甲午战争中,中国新式海军惨败于日本的根本原因。指出签订的条约名称和割占的中国领土。
(4)分析材料四,中国在航母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就说明了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中日邦交正常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公元499年,魏孝文帝自邺城返回洛阳)又引见王公卿士,责留京之官曰:"昨望见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我徂(cú往)东山,虽不三年,既离寒暑,卿等何为而违前诏?"
--(魏书)卷21《献文六王列传》
材料二中华民国建立之初,孙中山提出"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国民,合一炉以冶之,成为一大民族";南京临时政府将象征"五族共和"的五色旗作为国旗;在国家统一基础之上容纳中国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观念初步形成。
1934 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中提出:"中国人民只有自己起来救自己--中国人民唯一自救和救国的方法,就是大家起来武装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就是中华民族武装自己。"此后进一步指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代表中国境内各民族之总称"。于是"中华民族"概念完全明确了。
--摘编自王希恩《全球化中的民族过程》
材料三中国的少数民族公民不仅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所有公民权利,还依法享有一些特殊的权益保障。……2000年实施西北大开发战略以来,国家把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

--摘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1)依据材料一指出魏孝文帝为何责备"留京之官"?说明了什么?
(2)概括材料二中关于民族问题的两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进步意义。
(3)材料三体现的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是什么?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民族关系的演进趋向,论述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

材料
鸦片烟流行内地,大为风俗人心之害。节经降旨严饬稽查,而此风未经革除。总由海口守巡员弁(官兵)卖放偷漏,以致蔓延滋甚……且止查禁海口洋船,而于民间私熬烟斤,未经议及。嗣后如有洋船夹带鸦片进口,并奸民私种罂粟,煎熬烟膏,开设烟馆,文职地方官员及巡查委员,如能自行拿获究办,免其议处。其有得规故纵者,仍照旧例革职。
--《上谕档(道光朝)》(1829年)
同心合力,不分畛域,上紧查拿,毋得稍形松劲……即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吸食,不知悛改者,亦著一体查拿,分别处理。
--《上谕档(道光朝)》(1838年)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道光皇帝对鸦片问题的认识及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道光皇帝的禁烟政策。

材料
使德国陷入受奴役地位达一代之久、降低数百万生灵之生活水平以及剥夺其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之培育,是一项令人深恶痛绝的政策--即使这种政策事实上可行,即使藉此能够养肥我们自己……如果法国和意大利准备利用它们暂时的战国权利去毁掉已经战败投降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并以此来结束这场欧洲内战的话,它们自身同样会趱毁灭,因为战胜国和战败国被背后的精神和经济纽带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密不可分……通过把赔款支付额定在德国的支付能力之内,我们可以恢复德国的希望和进取心,可以避免由和约条款不可能完成而导致的永久性摩擦以及不正常的压力……
--据[英]凯恩斯 《和约的经济后果》(1919年12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德国赔款问题上凯恩斯的主张与凡尔赛和约规定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凯恩斯提出其主张的主要原因。

材料一
第三十条 训政时期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行使中央统治权。中国国民党代表大会闭会时,其职权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行使之。
第七十二条国民政府设主席一人、委员若干,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任、委员名额以法律定之。
--摘自《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1931年6月)
材料二
中国国民党在国民大会未举行以前,为实施宪政起见,修改国民政府组织法……
(二)国民政府委员由国民政府主席就中国国民党内外人士选任之。
(三)国民政府委员会为政府之最高国务机关。
附注:
(一)国民政府主席提请任各党派人士为国府委员时,由各党派自行提名,但主席不同意时,由各该党派另提人选。
(三)国府委员名额之半,由国民党人员充任,其余半数,由其他各党派及社会贤达充任,其分配另行商定。
--摘自《政协会关于政府组织问题的协议》(1946年1月28日)
(1)概括指出材料一、二中有关国民政府组织方面规定的不同之处。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中关于国民政府组织方面规定的实质变化及其主要原因。

材料
西汉后期,大商人、大地主兼并土地,占有奴婢,社会矛盾加剧,"改制"呼声高涨。以改革家形象出现的的王莽代汉创立"新"朝,以《周礼》为依据进行改革。"新"政权建立前后七八年间,推行了四次币制改革。公元7年,铸错刀、契刀、大钱,与五铢钱并行。三种新铸钱币的含铜量与五铢钱差别不大,但兑换价分别为一比五千、一比五百、一比五十。公元9年,废除五铢钱、错刀、契刀,另铸造小钱,与大钱并行。公元10年,推行总名为"宝货"的钱币,分金货、银货、龟货、贝货、钱货、布货等质地、形制各不相同的六大类,共计28个品种,相互间兑换标准复杂。公元14年,废止大、小钱,发行重二十五铢的"货布"与重五铢的"货泉"。"每一易钱,民用(因此)破业,而陷大刑"。币制改革与王莽的其他改革,均告失败。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王莽改革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莽币制改革失败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