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群基因库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和a,且A和a的基因频率都是50%,一段时间后,若a的基因频率变为95%,由此判断,错误的是
A.此时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5% |
B.该种群所处的环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
C.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产生了新物种 |
D.a的基因频率提高,说明a基因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
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AB+BC=CD,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刺激C处,A、D处可同时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B.刺激D处,肌肉和F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
C.兴奋从E到F,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③的内容物释放到②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
下列是关于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无标记细菌实验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与细菌转化实验相同,都是根据遗传物质具有控制性状的特性而设计的 |
B.所使用的噬菌体,必须是接种在含32P的大肠杆菌中再释放出来的 |
C.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蛋白质和DNA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 |
D.在沉淀物中放射性很高,说明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
B.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
C.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
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不可以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 |
BrdU能替代T与A配对,而掺入新合成的DNA链中。当用姬姆萨染料染色时,DNA的一条单链掺有BrdU则着色深,DNA的两条单链都掺有BrdU则着色浅。现将水稻(2n=24)根尖分生组织放在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下图a~c依次表示加入BrdU后连续3次细胞分裂中期,来自1条染色体的各染色体的显色情况(阴影表示深蓝色,非阴影为浅蓝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b图每条染色体均有1个DNA的2条脱氧核苷酸链都含BrdU |
B.1个DNA复制3次所产生的DNA分别位于2条染色体上 |
C.c图中含BrdU染色体的细胞占全部细胞的50% |
D.c图中有2条染色单体的所有脱氧核苷酸链都不含Brd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