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的化学式为C3H6N6,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有机化工原料.该物质为纯白色晶体,无味,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一般情况下较稳定,但在高温下能分解放出氰化物.
(1)三聚氰胺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
(2)通常可用尿素[CO(NH2)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三聚氰胺,同时放出氨气和另一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CO(NH2)2=C3H6N6+6NH3↑+3X↑,则X的化学式为 _______
(3)通常人们以测量氮元素的含量来衡量蛋白质含量的高低,一些不法分子在牛奶中加入三聚氰胺,主要是因为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百分含量是__________(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加入三聚氰胺可以增大牛奶中氮元素的含量,这种做法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增大牛奶中蛋白质的含量
(届南京市高淳区第一学期期末试题)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习的特点。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一个镁离子;②-2价的氧元素;
③两个铁原子;④空气中最多的物质的构成微粒
(2)属素[CO(NH2)2]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工业上生产属素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尿素由_________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
②生产尿素的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已知98%浓H2SO4密度为1.84g/cm3,62%浓HNO3密度为1.14g/cm3;若要配制浓H2SO4与浓HNO3的混合溶液,则应将(填化学式)沿玻璃棒缓慢倒入盛有(填化学式)的烧杯中,边加边搅拌,冷却后装瓶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学完酸碱盐知识后,小美对妈妈焙制糕点用的小苏打很感兴趣,她把小苏打带到实验室与小刚一起进行探究。
(1)小美取少量小苏打溶于水,滴加酚酞试液后,溶液变红,说明小苏打的水溶液显性;
(2)小刚在烧杯内放入少量小苏打,向其中滴加稀盐酸,立即有产生,说明小苏打能与酸反应.在医疗上可以用小苏打治疗;
(3)小美想:糕点非常松软,是不是小苏打受热分解产生了CO2气体呢?于是她如图装置对小苏打进行加热,一段时间后,导管口的确有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时试管口有水珠生成.当导管口不再有气泡产生时,试管内仍有白色固体,她猜测剩余固体可能是:①NaOH;②Na2CO3;③NaCl.小刚认为猜想一定不正确,理由是。小刚从试管内取少量白色固体溶于水,滴加酚酞,溶液变红,他判断该固体为NaOH,小美认为他的实验设计不合理,因为。
(4)小美和小刚继续探究固体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
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向其中滴加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试管内剩余的固体为Na2CO3 |
通过实验证明小苏打受热会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通过本次探究学习,小美对小苏打的性质有了全面的认识,她给妈妈提出保存小苏打的建议有:(答出一点即可)。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
(2)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
(3)要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除加水之外还可采用的方法是
(4)要使甲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可用法。
(5)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酸、碱、盐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服用含氢氧化铝[Al(OH)3]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生活中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就变硬了,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量要作用.现有①硫酸钾;②硝酸铵;③磷矿粉;④氯化钾四种化肥,其中从外观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填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