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是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1)以上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字母代号)。
(2)以上四种粒子中,能得到电子的是           (填字母代号)。
(3)D元素的名称是          ;D中x =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能源与环境是目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请回答:
(1)常见的三种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天然气和
(2)关注环境已成为一种生活的态度,“低能耗”、“低废水”、“低废弃物”是低碳理念的重要内涵。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A.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B.用淘米水浇花
C.家用电器长期处于待机状态 D.推广无纸化办公,双面打印文稿

(3)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根据图中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图铜片上白磷和乙图中白磷对比实验的目的是
②根据灭火原理分析加油站严禁烟火的原因:
(4)贮氢合金用于氢动力汽车的试验已获成功。氢化镁(化学式为MgH2)是一种贮氢合金,它的固体可以和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同时释放出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化学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




(1)下列各种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平鱼 B.香蕉C.白菜 D.玉米
(2)食品保鲜的方法很多,采用充气包装时,通常选用的是空气中分离出的
(3)①下列介绍的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填字母)。

A B C
中国馆使用大量的铝合金板世界气象馆使用了大量的塑料膜材料
瑞士馆主要是由大豆纤维制成
②1915年在巴拿马举办的世博会成就了中国的张裕葡萄酒和茅台酒。其中白酒中的主要溶质是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4)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今年北京将建成35个监测站加大了对空气中PM2.5等污染物的监测力度,防PM2.5专用口罩中使用了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作用。

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1)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的功能。
(2)米饭等主食中富含的营养物质是。快餐米饭常用一次性发泡餐盒盛装,此泡沫餐盒主要材质是聚苯乙烯,本身无毒无害,聚苯乙烯塑料属于材料。
(3)改良土壤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测定出某块农田的土壤
pH<7,则土壤呈性,要改良此土壤应该施加适量的
(4)科学家们不断研发新能源。“神舟九号”飞船的运载火箭所用的高能燃料是偏二甲(化学式为C2H8N2),在点燃的条件下,它与N2O4反应生成氮气、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

甲、乙、丙三种物质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Ⅰ.若甲、乙、丙依次是氢气、水、硫酸。
(1)写出丙→甲的化学方程式: ___ ___。
(2)乙→丙时所需另一种反应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和___ _元素。
Ⅱ.若甲为氢氧化钠,丙为硫酸钠。
(3)乙可以是___ _____。
Ⅲ.已知难溶性的碱受热会分解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和水。若甲是氧化铜,乙的水溶液呈蓝色,丙属于碱类。
(4)甲→乙还需要的试剂可以是________。
(5)写出乙→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属于反应。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人们的衣食住行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掌握了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安全、健康、快乐地生活。



(1)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某校食堂午餐的食谱是:米饭、清蒸鱼、醋溜排骨、鱼丸汤,其中能为学生提供富含糖类的食物是。考虑到学生身体发育对各种营养素的均衡需要,食堂再补充了一种富含的食物。
(2)下列主要由无机非金属材料制成的是(填序号);

A.涤纶制成的航天服 B.陶罐 C.玻璃酒杯 D.塑料桶

(3)出行使用电动自行车,利于减少环境污染。电动自行车行驶时电池将能转化为电能。
(4)过氧化钙的化学式为CaO2,国家禁止过氧化钙做面粉添加剂,但可作鱼池增氧剂,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2 + 2H2O =" 2X" + O2↑;其中X用途广泛,请写出X的化学式,并说出关于X的一项用途:
(5)媒体报道某市高层住宅发生火灾,原因是电焊工违章操作产生电火花,引燃了事故现场使用的大量尼龙网、聚氨酯泡沫塑料等易燃材料。就此事件回答下列问题:
①溅落的电火花在这场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提供氧气 B 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C 提供可燃物
②聚氨酯泡沫塑料燃料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写出其中一种能与血红蛋白的有毒气体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
③废弃的聚氨酯泡沫塑料会给环境带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