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古代经典著作《论语》《孟子》《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中,在鲁迅的《狂人日记》、矛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致小读者》中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认真读它们,都能受到它们的熏陶。这说明
①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
②只有大力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才能弘扬民族精神
③我国的优秀文化作品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
④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 | D.③ |
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的是
A.文字 | B.史书典籍 | C.音乐 | D.绘画 |
“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共同点是
A.一味地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 B.拒绝接受新文化和外来文化 |
C.一味推崇外来文化,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 D.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 |
随着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侗族大歌、中国书法、中国篆刻、中国剪纸、端午节等22个项目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 |
B.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
C.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
D.保护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
下列属于文化遗产的是
①中国的长城②九寨沟自然风景③埃及的金字塔④司马迁的《史记》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下列关于教育方式的变革与文化传承的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教育方式的变革将改变其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具体方式
②教育方式的变革只会对人类文化的传承产生积极作用
③教育方式的变革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文化传承的方式
④教育方式的变革对人类文化的传承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A.①④ | B.①③ | C.③④ | D.①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