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韩非子的《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反映了韩非子主张(  )

①社会是发展变化的
②自然万物总在不停地变化,而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③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必须与时俱进
④先王之政不需改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吴门画派”的领袖沈周主张:“画法以意匠经营为主,然必气韵生动为妙。意匠易及,而气韵别有三味,非言可传!”以下作品符合其主张的是

一位古董商要出售以下文物:有铭文的青铜器、楷书写的《道德经》、行书写的《窦娥冤》、隶书刻写的竹简。他最可能是何时何地的商人

A.东汉的洛阳 B.唐末的长安
C.北宋的开封 D.明初的南京

一位学者说:“明初虽然出现了《三国演义》与《水浒传》这样不朽的小说,但在当时……并未得到广泛的流行。一直要到弘治、正德以后,这两本长篇小说才得到迅速的刊刻流行,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三国演义》最早版本是嘉靖元年刊刻的,《水浒传》更是只有嘉靖以后的版本。”这是因为()

A.社会经济繁荣,通俗文学符合一般城镇民众的口味
B.活字印刷术发明,使得书籍的印制与流通更为方便
C.通俗文学地位上升,已列入科举考试的范围
D.政治风气开明,通俗文学的创作不再列为禁书

明代的《农政全书》既总结了历代科技经验,又汲取了西方思想和方法,开展农业科技实验;《本草纲目》则按无机界、植物界、动物界三个层面16部,“从微至巨”“从贱至贵”排序分类。这表明明代科学()

A.已具备明显的近代特征
B.普遍吸取西方科学成就
C.受到“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
D.完全突破了只求实用的局限

《琅玡台刻石》(下图)是最可信的秦代传世石刻之一。碑刻铭文有: “维二十八年(前219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父子。……器械一量,同书文字……功盖五帝,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关于碑刻铭文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反映秦始皇对法家思想的推崇
②铭文反映秦始皇时期统一文字、度量衡等信息
③铭文应是小篆,字体特点是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④该铭文的描述有一定夸大之嫌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